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多德 [2022/06/23 15:58] xiaoer ↷ 页面多德被移动至person:格雷厄姆:多德 |
多德 [2022/06/24 07:58] (当前版本) xiaoer ↷ 页面person:多德被移动至多德 |
||
---|---|---|---|
行 4: | 行 4: | ||
戴维·多德于1988年9月18日在缅因州波特兰的缅因州医疗中心因呼吸衰竭去世,享年93岁。 | 戴维·多德于1988年9月18日在缅因州波特兰的缅因州医疗中心因呼吸衰竭去世,享年93岁。 | ||
- | 1927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应邀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当时多德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年轻教师,他自愿参加记录格雷厄姆课堂讲学笔记工作,这些笔记是《[[证券分析]]》一书的基础。在执教了5年多时间之后,格雷厄姆终于开始了他的写作计划,多德被邀与格雷厄姆合作,他精心积累的笔记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这本书采用的是格雷厄姆的写作风格,以他的讲课记录和其他文章为基础。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后,多德写了一封信给[[巴菲特]],回答了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在850页的著作中有多少是格雷厄姆的,有多少是多德的。多德说,“我至少三次在公开场合说过,本邀请我参与此书的写作工作,是他固有美德的体现,反映了他无私的胸怀,而这对我却是极大的恩宠。这部作品属于他,我只是在他伟大的光环下充当陪衬而已。”但是巴菲特认为多德对自己的贡献过于谦虚,不过他也认为书中的思想和事例都直接来自于格雷厄姆。 | + | 1927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应邀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当时多德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年轻教师,他自愿参加记录格雷厄姆课堂讲学笔记工作,这些笔记是《[[:证券分析]]》一书的基础。在执教了5年多时间之后,格雷厄姆终于开始了他的写作计划,多德被邀与格雷厄姆合作,他精心积累的笔记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这本书采用的是格雷厄姆的写作风格,以他的讲课记录和其他文章为基础。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后,多德写了一封信给[[巴菲特]],回答了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在850页的著作中有多少是格雷厄姆的,有多少是多德的。多德说,“我至少三次在公开场合说过,本邀请我参与此书的写作工作,是他固有美德的体现,反映了他无私的胸怀,而这对我却是极大的恩宠。这部作品属于他,我只是在他伟大的光环下充当陪衬而已。”但是巴菲特认为多德对自己的贡献过于谦虚,不过他也认为书中的思想和事例都直接来自于格雷厄姆。 |
====== 学术时间表 ====== | ====== 学术时间表 ====== | ||
行 33: | 行 33: | ||
1984 年 5 月 17 日:在《证券分析》出版 50 周年之际,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Michael I. Soven 在在哥伦比亚第 230 届毕业典礼上授予 David LeFevre Dodd 文学博士,这是一个荣誉学位,以表彰他在竞争激烈的投资世界中应用金融理论并取得成功的成果。 | 1984 年 5 月 17 日:在《证券分析》出版 50 周年之际,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Michael I. Soven 在在哥伦比亚第 230 届毕业典礼上授予 David LeFevre Dodd 文学博士,这是一个荣誉学位,以表彰他在竞争激烈的投资世界中应用金融理论并取得成功的成果。 | ||
====== 专业时间表 ====== | ====== 专业时间表 ====== | ||
- | 1921 年 - 1922 年:纽约国家商业银行经济学家的研究助理(现在是[[摩根大通]]银行的一部分) | + | 1921 年 - 1922 年:纽约国家商业银行经济学家的研究助理(现在是[[:摩根大通]]银行的一部分) |
1928 年:为私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 1928 年:为私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