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原保险====== 原保险(Primary Insurance)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保险。简单来说,**原保险就是[[投保人]](比如你我)与[[保险人]](即保险公司)之间直接签订的原始保险合同**。你为自己的汽车买一份车险,为家人买一份健康险,或者公司为财产投保,这些都属于原保险的范 ઉ。它就像是保险世界的“一线业务员”,直接面对客户,承接最初的[[风险]]转移需求。保险公司通过销售原保险合同,收取[[保费]],并承诺在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时,向投保人或受益人支付赔偿。 ===== 原保险:保险世界的“一线明星” ===== 想象一下你正在盖房子,你和一家总承包商签订了合同,由他们全权负责。这份你和总承包商之间的合同,就是“原保险合同”。你(投保人)把盖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比如工期延误、材料损坏等)通过支付一笔费用(保费)“卖”给了总承包商(保险公司)。 在这个最基础的关系中: * **交易对象是“风险”**:投保人希望将未来不确定的、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转移出去,求个心安。 * **交易价格是“保费”**:保险公司经过精密计算(这个过程叫作“[[精算]]”),对风险进行定价,形成投保人需要支付的保费。 * **契约是“保单”**:这份详细说明了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合同或保单。 原保险是整个保险行业得以运转的基石。没有原保险业务吸收来自社会各方的风险,后续的一切金融运作,比如[[再保险]],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 原保险 vs. 再保险:谁在幕后? ===== 如果说原保险是“一线明星”,那么再保险就是“明星的保险”。当保险公司(一线明星)承接了太多风险,感觉自己有点“压力山大”时,它也会去寻找“后援”。 * **原保险**: * **服务对象**:个人、家庭、企业等社会公众。 * **风险流向**:从投保人 **转移到** 保险公司。 * **关系**: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直接合同。 * **[[再保险]] (Reinsurance)**: * **服务对象**:保险公司。它被称为“保险的保险”。 * **风险流向**:从一家保险公司(原保险人) **再次转移到** 另一家保险公司(再保险人)。 * **关系**:保险公司之间的风险分摊合同,客户通常接触不到。 继续用盖房子的比喻:总承包商接了你的大单(原保险)后,觉得防水工程这部分风险比较高,万一漏水赔偿金额巨大。于是,它把防水工程这部分分包给了一家专门做防水的公司(再保险公司)。这样一来,总承包商就分散了自己的风险。对你而言,你的合同方仍然是总承包商,但总承包商背后有了自己的“保险”。 ===== 投资启示:从原保险看保险公司的生意经 ===== 作为价值投资者,理解原保险是分析一家保险公司价值的起点。这不仅仅是看它卖了多少份保单,更要看其“一线业务”的质量。 ==== 核心业务的“造血”能力 ==== 一家保险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有两个:**[[承保利润]]** 和 **投资利润**。原保险业务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承保利润。 投资者应该关注一家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 (Combined Ratio)**。这个比率如果//长期低于100%//,意味着它收取的[[保费收入]]足以覆盖赔付款和各项运营开支,实现了承保盈利。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迹象,说明这家公司在风险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正如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所推崇的那样。 ==== “浮存金”的秘密 ==== 原保险业务为保险公司带来了一笔神奇的、几乎是“无成本”的资金,这就是著名的**[[浮存金]] (Float)**。浮存金是指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后,到支付赔偿之前,可以由自己掌控和投资的这部分资金。 一个健康且不断增长的原保险业务,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稳定的浮存金流入。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旗下保险公司(如GEICO)强大的原保险业务提供了巨额、持久且低成本的浮存金,为他的传奇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因此,当你考察一家保险股时,请务必深入研究它的原保险业务: * **品牌和渠道**:它是否有强大的品牌护城河,让客户愿意持续买单? * **风险选择和定价**:它是否足够“挑剔”,能够避开高风险客户,并对接受的风险进行合理定价? * **增长和盈利**:它的原保险业务是在持续增长,还是在萎缩?承保利润是正是负? **总而言之,一个高质量的原保险业务,是伟大保险公司的发动机和印钞机。** 它不仅直接创造利润,还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浮存金这一宝贵资源,是投资者发掘优质保险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