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承保亏损====== [[承保亏损]] (Underwriting Loss),是保险行业的一个专属名词。简单来说,就是一家保险公司在它的主营业务——也就是卖保险这件事上,赔出去的钱和花掉的运营成本,超过了它收进来的所有[[保费]]。这就像开了一家水果店,结果进货成本和店租水电加起来,比卖水果的收入还高,导致主业亏了钱。承保亏损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但它并不必然等同于公司整体的亏损,理解这一点是看懂保险股的钥匙。 ===== 承保亏损是怎么来的? =====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收支的生意。当支出大于收入时,亏损就产生了。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来理解: **承保亏损 = (赔付给客户的钱 + 公司运营的各项开销) - 从客户那里收取的保费** 这个公式里的“支出”主要包括两大块: * **赔付支出:** 当客户出险(如生病、车祸)时,保险公司需要按照合同支付的理赔款。这是最大的一块成本。 * **运营开销:** 这部分很杂,包括给保险代理人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员工工资、办公室租金、广告费等,也就是[[业务及管理费]]。 举个例子: 一家车险公司一年收取了1亿元的保费。但今年风不调雨不顺,各种交通事故频发,公司总共赔出去了9000万元。同时,公司支付了2000万元的员工工资和销售佣金。 * **总收入:** 1亿元 * **总支出:** 9000万(赔付) + 2000万(运营) = 1.1亿元 * **承保利润/亏损:** 1亿 - 1.1亿 = -1000万元 这家公司就产生了1000万元的承保亏损。 ===== 承保亏损就代表保险公司要倒闭了吗? ===== **完全不是!** 这也是保险行业最迷人、也最容易让普通投资者困惑的地方。 一家保险公司其实有两个盈利引擎,而不仅仅是承保这一个。 - **引擎一:承保业务。** 力求实现[[承保利润]](Underwriting Profit),也就是保费收入能覆盖赔付和所有成本。 - **引擎二:投资业务。** 利用手上一笔巨大的、暂时闲置的资金去投资,赚取回报。 这笔巨大的闲置资金,就是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最为看重的“[[浮存金]] (Float)”。 ==== 什么是浮存金? ==== 保险的商业模式是“先收钱,后赔付”。你今天交了一年的车险保费,但可能一年到头都不会出险。保险公司在你缴费的那一刻,就把钱收了进来,但理赔的义务可能在很久以后才发生,甚至永不发生。 在这段时间差里,所有投保人交上来的、尚未用于赔付的巨额保费,就形成了浮存金。这笔钱**所有权不属于保险公司,但使用权归它**。保险公司可以把这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的浮存金拿去投资股票、债券等资产,产生的收益完全归自己所有。 所以,即使承保业务亏损了1000万,但如果公司用庞大的浮存金在投资上赚了1个亿,那么公司整体上依然大赚9000万。从这个角度看,那个1000万的承保亏损,可以被视作是“借用”这笔巨额浮存金所付出的“利息”。如果这个“利息”成本(承保亏损)足够低,甚至为负(即承保盈利),那这门生意就太美妙了。 =====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该如何看待承保亏损? =====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不能只看“承保亏损”这个绝对数字,而要深入一层,学会使用“放大镜”来审视它。 === 一看核心指标:综合成本率 === [[综合成本率]] (Combined Ratio)是衡量承保业务盈利能力的“终极武器”。 **综合成本率 = [[赔付率]] + [[费用率]]** * //赔付率// = 赔付支出 / 保费收入 * //费用率// = 运营开销 / 保费收入 这个比率的解读非常直观: - **综合成本率 < 100%:** 意味着有**承保利润**。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说明保险公司不但可以无成本地使用浮存金,甚至因为持有浮存金而获得了奖励!这是巴菲特旗下GEICO保险公司的常态。 - **综合成本率 > 100%:** 意味着有**承保亏损**。比如综合成本率为102%,就意味着每收100元保费,要花掉102元来应付赔付和开销,亏损2元。这2元可以理解为使用浮存金的成本。 === 二看亏损的“质量”和“同行对比” === 同样是承保亏损,质量却有天壤之别。 * **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顽疾?** 亏损是因为偶然的巨大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还是一家公司风控能力差、胡乱定价导致的常年流血?投资者要偏爱那些只在极端年份才出现亏损、在大多数年份能保持承保盈利或微亏的公司。 * **和同行比怎么样?** 如果全行业因为天灾导致综合成本率都在105%,而A公司做到了101%,那它就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它展现了更强的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 === 三看最终的“组合拳”效果 === 投资保险公司,最终要看的是“承保”和“投资”这两记组合拳的效果。一个理想的保险公司投资标的,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之一: - **优等生:** 长期保持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100%),同时投资稳健。这是“戴维斯双击”的绝佳候选。 - **中等生:** 长期保持微小的承保亏损(如综合成本率在100%-103%之间),用极低的成本换来巨额浮存金,并通过卓越的投资能力创造远超承保亏损的收益。 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那种承保端常年大幅亏损,只能靠投资端的“赌博”来弥补窟窿的公司。这种模式风险极高,一旦投资失手,公司将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