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按市价计值====== 按市价计值 (Mark-to-Market, MTM),又可称为“盯市会计”或“[[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想象一下,你昨天花100元买了一只股票,今天它涨到了105元。按市价计值,就是不管你买入价是多少,今天在你的账户里,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必须记为105元。简言之,它要求将[[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而非其原始的[[账面价值]](即购买成本)进行记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的交易账户和[[衍生品]]估值中,它像一面“实时”的镜子,反映出资产在特定时间点的即时价值。 ===== “按市价计值”是一把什么样的尺子? ===== “按市价计值”这把尺子,量的不是资产的“过去”,而是它的“现在”。它的运作方式非常直观,核心就是“每日更新、每日结算”。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 **第一天:** 你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入了100股“开心汽水”公司的股票,总成本为5000元。在你的投资账户里,这笔资产的价值就是5000元。 * **第二天:** 市场情绪高涨,“开心汽水”的股价上涨到55元。按市价计值,你的股票资产现在价值 55元/股 x 100股 = 5500元。虽然你没有卖出,但账面上已经产生了500元的[[未实现收益]]。 * **第三天:** 不幸的是,市场传出谣言,股价跌回了48元。你的资产价值被重新“标记”为 48元/股 x 100股 = 4800元。相比最初的成本,你现在有了200元的[[未实现亏损]]。 这种方法在[[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品市场中尤为重要,交易者每天都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来结算盈亏,如果账户亏损过大,就需要补缴资金,这也就是所谓的“[[追加保证金]]”。 ===== 天使与魔鬼的双重面孔 ===== “按市价计值”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透明,也可能引发灾难。 ==== 天使面:真实与透明的镜子 ==== 按市价计值最大的优点在于**透明度**。它迫使公司(尤其是银行、券商和[[对冲基金]])直面其投资组合的真实价值,无法将亏损的投资项目以原始成本藏在账本里“装睡”。这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避免问题滚雪球式地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 魔鬼面:市场恐慌的放大器 ==== 然而,在极端情况下,它会变成魔鬼,加剧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 **助涨杀跌的“顺周期性”:** 在牛市中,资产价格上涨,按市价计值带来账面利润,鼓励机构加杠杆继续买入,进一步推高价格。而在熊市中,情况恰好相反。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账面亏损,机构被迫抛售资产以满足保证金要求或避免更大的损失,这种抛售行为又会进一步打压市场价格,形成恶性循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许多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因市场失灵而无法准确定价,被迫以极低的“跳楼价”进行计值,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了系统性崩溃。 * **“无市”之价的难题:** 当某个资产(如某些复杂的衍生品或非上市公司股权)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时,其“市价”就很难确定。此时的估值往往依赖于模型和假设,这为主观判断甚至操纵留下了空间。 ===== 给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理解“按市价计值”至关重要,它能让你更清醒地看待市场。 - **1. 不要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 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将市场描绘成一个情绪化的“[[市场先生]]”。“按市价计值”正是这位先生每天在你耳边的报价。他今天可能兴高采烈,给你一个高价;明天可能垂头丧气,给你一个低价。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利用他的报价,而不是被他的情绪所左右。股票的每日盯市价格,只是市场先生的出价,绝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 - **2. 价格是你的仆人,不是你的主人。** “按市价计值”提供的价格,是你进行决策的//工具//。当价格远低于你估算的[[内在价值]]时,它为你提供了绝佳的买入机会;当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时,它可能是你获利了结的信号。你的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对价格短期波动的恐惧或贪婪。 - **3. 警惕金融机构的“纸上富贵”。** 在分析银行、保险等金融公司的财报时,要特别留意“按市价计值”带来的影响。它们报表上的巨额利润,可能只是源于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未实现收益”,而非来自核心业务的稳健现金流。这种利润可能在市场逆转时迅速蒸发。因此,你需要更深入地探究其盈利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按市价计值”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价值投资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本身的价值上,而不是其每日变化的价格标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