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整手====== 整手 (Board Lot),在A股市场中通常又称“一手”,是指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时,规定的标准化证券买卖单位。它代表了投资者在进行一次买入委托时必须遵守的最低股数或其整数倍。例如,在中国A股市场,买入股票必须以100股(即1“手”)为单位进行。任何不足一个“整手”单位的证券,则被称为“[[零股]]”(Odd Lot)。设立“整手”制度主要是为了提高交易系统的撮合效率和降低清算成本,是各国证券市场普遍采用的基础交易规则之一。 ===== “一手”到底是多少股? ===== “整手”的具体数量因市场而异,把它想象成超市里不同规格的“打包销售”商品会更容易理解。对于全球布局的投资者来说,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 ==== A股市场(沪深股市) ==== 在中国内地市场,规则非常统一: * **1手 = 100股**。 * **买入规则**:买入股票时,申报数量必须是100股或其整数倍,比如200股、1500股,但不能是120股。 * **卖出规则**:卖出时相对灵活。你可以卖出整手股票,也可以卖出持有的零股。但有一个关键点:你账户里剩余的零股部分,必须**一次性全部卖出**。例如,你持有123股某公司股票,你可以选择卖出100股,也可以选择一次性卖出123股,但不能只卖出23股。 ==== 港股市场 ==== 港股的“整手”制度更具多样性,每个上市公司都可以自行决定其股票的“每手股数”。 * **每手股数不固定**:可能是50股、100股、200股、500股、1000股,甚至更多。比如腾讯控股(00700)是每手100股,而小米集团(01810)是每手200股。 * **查询方式**:投资者在交易软件的个股详情页通常可以轻松查到每只股票的“整手”数量。 * **投资门槛**:这直接影响了投资门槛。有些股票虽然每股价格不高,但由于每手股数非常多,导致买入一手的总金额(即“入场费”)可能相当可观。 ==== 美股市场 ==== 美股市场在交易单位上最为灵活,“整手”的概念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已经比较淡化。 * **传统定义**:传统上,1个“整手”也是100股。 * **实际交易**:但如今,**1股**就可以自由买卖,没有任何障碍。随着[[零股交易]](Fractional Share Trading)的普及,投资者甚至可以只买0.1股。这极大地降低了投资高价股(如亚马逊、谷歌)的门槛。 ===== 为什么要有“整手”的规定? ===== 这个看似有点“不近人情”的规定,其实是交易所为了整个市场的顺畅运行而精心设计的。 * **提升交易效率**:标准化的交易单元可以简化交易指令的匹配过程。想象一下,如果买卖双方都以“100股”为单位报价,系统撮合起来会比处理各种奇奇怪怪股数(如17股、83股)的订单要快得多。这就像工业流水线,标准化是效率的保障。 * **降低运营成本**:对于交易所和券商而言,每笔交易都涉及清算、结算和交收等一系列后台流程。如果交易单位被无限细分,将导致交易笔数爆炸式增长,极大地增加系统负担和运营成本。 * **历史沿革**:在计算机系统普及之前,股票交易依赖人工喊价和纸质单据,标准化的“整手”是确保交易顺畅、减少错误的必要手段。尽管技术已经进步,但这一高效的制度仍被保留了下来。 ===== 对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 作为一名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整手”这个概念,并从中获得启示呢? * **核心是公司,而非股数**:真正的投资是购买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这家公司的股票是一手100股还是一手1000股,与其内在价值毫无关系。你的决策依据应该是公司的护城河、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而不是它的交易单位。 * **警惕“入场费”陷阱**:在投资港股时,要特别注意“每手股数”。不要只看单价,而忽略了总的投资门槛。一只股价1港元、每手20000股的股票,买入一手的成本是20000港元,远高于一只股价100港元、每手100股的股票(成本10000港元)。务必计算**“股价 x 每手股数”**,来评估初始投资额。 * **善用零股,拥抱[[定投]]**:不要因为凑不够“整手”而推迟你的投资计划。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分批买入是摊平成本、积累财富的有效方式。 * //在A股//,虽然买入受限,但因[[股息]]再投、送转股等产生的零股,是你长期持有的见证。 * //在港美股//,灵活的交易单位让[[定投]](定期定额投资)策略的执行变得非常容易。你可以每月固定投入一笔钱,买入相应数量的股票(哪怕是零股),让复利为你工作。这完美契合了价值投资中“纪律性”和“长期主义”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