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远期价格====== 远期价格(Forward Price),是金融世界里一个关于“未来约定”的核心概念。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果农,担心三个月后丰收时,苹果的价格会大跌。这时,一位果汁厂老板找到你,说:“我们现在就定个价,比如每斤5元,三个月后我保证按这个价格向你收购1万斤苹果。” 这个事先商定的、用于未来交易的价格,就是**远期价格**。它被锁定在一份叫作[[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的文件里,为交易双方规避了未来价格波动的风险。简单来说,远期价格就是今天为未来某一时点的交易敲定的成交价,无论到时候市场价变成多少,双方都必须按此价格履约。 ===== 远期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 远期价格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对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测”,而是一个基于“无[[套利]]”原则(No-Arbitrage Principle)**精密计算**出来的结果。套利,指的是利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实现无风险的盈利。为了杜绝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机会,远期价格必须刚好等于买入并持有某项资产到未来的总成本。 这个总成本,我们称之为[[持有成本]](Cost of Carry),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 **资金成本**:如果你现在想买入一份[[标的资产]](比如黄金)并持有到未来,你需要动用资金。这笔资金是有成本的,至少等于将其存入银行所能获得的[[无风险利率]]。所以,持有成本首先要计入这部分利息。 * **持有期间的收益或费用**:在持有资产期间,它可能会给你带来额外的好处或坏处。 * //收益//:比如,你持有的是一只股票,它可能会派发[[股息]]。这笔收入可以冲抵你的持有成本。 * //费用//:比如,你持有的是大宗商品,可能需要支付仓储费、保险费。这些费用则会增加你的持有成本。 因此,一个简化的逻辑公式是: **远期价格 ≈ [[即期价格]] + 持有期间的资金成本 - 持有期间的资产收益** 这个公式确保了,无论是直接在远期市场锁定价格,还是在现货市场买入并持有到期,最终的成本都是一样的,市场上因此没有了无风险的获利空间。 ===== 远期价格 vs. 远期合约的价值 =====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但对投资者至关重要。 * **远期价格**:它是一个在合约签订时就**固定不变的数字**,是未来的履约价格。比如上面例子里每斤5元的苹果收购价。在合约有效期内,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这个“5元”是不会变的。 * **远期合约的价值**(Value of a Forward Contract):这是**动态变化**的。在合约签订的那一刻,它对双方是公平的,所以价值为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会波动。 我们还用苹果的例子: * **情况一**:一个月后,由于天气灾害,市场普遍预测苹果会减产,苹果的//新//远期价格(即此刻签订一份新合约的价格)涨到了每斤7元。这时,你手中那份锁定5元买价的合约就“值钱”了,它拥有了**正价值**。因为你拥有了以更低价格买入的权利。 * **情况二**:一个月后,苹果市场风平浪静,价格依然稳定,新的远期价格还是5元。你的合约价值依然是零。 * **情况三**:一个月后,技术革新导致苹果产量大增,新的远期价格跌到了每斤4元。这时,你那份锁定5元买价的合约就成了“累赘”,它拥有了**负价值**。 简单说,**远期价格是“死的”,是约定;合约价值是“活的”,是盈亏**。 ===== 给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 对于以发掘[[内在价值]]为己任的价值投资者来说,远期价格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但需警惕误用。 - **理解市场预期,而非预测未来**:远期价格并非市场对未来价格的“神预测”。它仅仅是基于当前即期价格和利率计算出的无套利价格。因此,不要简单地认为“一年期石油远期价格是80美元”就代表市场预测一年后油价就是80美元。正确的解读是:在当前条件下,80美元是锁定未来交易、消除不确定性的“公平价”。 - **发现认知偏差**: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利用自己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寻找市场定价与企业内在价值的偏差。远期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持有成本的集体计算。如果你通过深入分析,认为一家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可以类比为持有期间的“收益”)将远超市场预期,那么你可能会判断,当前由市场远期价格所隐含的增长预期过低,这可能就是一个潜在的投资机会。 - **坚守能力圈,回归基本面**:远期价格及其背后的[[衍生品]]世界相当复杂,主要用于[[对冲]]和投机。对于大多数价值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去预测或交易远期价格,而是**专注于评估当前资产的即期价格是否低于其内在价值**。理解远期价格的机制,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市场,避免被短期价格信号误导,但最终的投资决策,仍应牢牢扎根于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判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