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雪茄烟蒂====== [[雪茄烟蒂]] (Cigar Butt Investing),这个听起来有点“不讲卫生”的词,却是投资界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策略。它并非指投资烟草公司,而是由“股神”[[沃伦·巴菲特]]提出的一个生动比喻,用以形容其导师、“[[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想象一下,你在街上看到一个被人丢弃的雪茄烟蒂,它可能又湿又丑,但烟丝还没完全烧尽,你捡起来,还能**免费**吸上最后一口。投资中的“雪茄烟蒂”,指的就是那些经营不善、不被市场看好,但其股票价格已经低到离谱地步的公司。买入这种公司的股票,就如同捡起那个烟蒂,你几乎没花什么成本,却能从它剩余的价值中(比如公司被清算时分得的资产)榨取出“最后一口”利润。 ===== “捡烟蒂”的鼻祖:格雷厄姆的智慧 ===== 要理解雪茄烟蒂策略,我们必须回到它的源头——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位亲身经历过1929年[[大萧条]]惨烈崩盘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对风险的厌恶和对安全的追求刻骨铭心。他毕生都在寻找一种能够抵御市场崩溃、确保本金万无一失的投资方法。于是,他开创了一套以“[[安全边际]]”为绝对核心的投资体系。 ==== 量化分析的极致:净流动资产价值 ==== 格雷厄姆的方法论极其严谨,甚至有些刻板,他不太关心一家公司是否“伟大”,不关心它的管理层是否有远见,甚至不关心它未来能否增长。他只关心一件事:**这家公司现在值多少钱,而且是用最保守、最无可辩驳的方式计算出的价值。** 他为此发明了一个强大的估值工具——[[净流动资产价值]](Net Current Asset Value, 简称NCAV)。 计算公式非常简单粗暴: **NCAV = [[流动资产]] - [[总负债]]** 这里的流动资产,指的是公司在一年内可以轻松变现的资产,比如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格雷厄姆认为,连厂房、设备、土地这些“固定资产”都不可靠,在公司倒闭时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他干脆将其价值视为零。然后,他用流动资产减去公司//全部//的[[负债]](包括短期和长期)。 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值]](总股本 x 股价)居然比这个极端保守的NCAV还要低,格雷厄姆就会认为这笔投资便宜到了“荒谬”的程度。 这就像什么呢?好比你发现一个售价3元的钱包,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有10元现金。这时候,你还会在意这个钱包的款式、品牌或者皮质吗?当然不!你会立刻买下它,拿走里面的10元钱,净赚7元。至于那个钱包本身,就算是送的。格雷厄姆买的“雪茄烟蒂”股就是如此,他买的是公司资产负债表里那笔“确定无疑的现金”,而公司本身的业务(那个“钱包”)好不好,他并不在乎。 格雷厄姆在他的传世之作[[《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这种“捡便宜货”的策略,影响了后世无数价值投资者。 ===== 年轻巴菲特的“雪茄烟蒂”岁月 ===== 年轻时的巴菲特是格雷厄姆最忠实、最出色的门徒。他将导师的理论奉为圭臬,并在自己早期的投资生涯中,将“雪茄烟蒂”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管理[[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岁月里,他就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垃圾佬”,在市场的角落里四处翻找,寻找那些被别人鄙夷地扔掉的“烟蒂”。 ==== 经典战役:登普斯特风车制造公司 ==== 巴菲特最著名的“捡烟蒂”案例之一,是投资[[登普斯特风车制造公司]] (Dempster Mill Manufacturing Company)。这是一家主营农用风车和灌溉设备的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村电网的普及,它的业务江河日下,连年亏损,股价也一落千丈。 然而,巴菲特翻开它的财报,敏锐地发现: * **便宜得令人发指:** 公司股价跌到了每股18美元,但其每股净流动资产价值(扣除所有负债后)高达72美元!这意味着市场给这家公司的定价,只有其清算价值的四分之一。 * **资产质量尚可:** 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存货和应收账款,虽然是夕阳产业,但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并不差。 巴菲特开始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但与导师格雷厄姆不同的是,巴菲特更具“攻击性”。他不仅仅是等待价值回归,而是通过收购控股权,直接介入公司经营。他更换了管理层,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出售闲置资产,将公司账面上的价值实实在在地“挤”了出来。最终,他以每股80美元左右的价格清仓,为合伙基金带来了超过三倍的丰厚回报。这个案例完美诠释了“雪茄烟蒂”的精髓——找到一个被遗弃的“烟蒂”,然后狠狠地吸尽最后一口利润。 有趣的是,就连巴菲特后来叱咤风云的商业帝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其最初也是一个“雪茄烟蒂”。它本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巴菲特买下它时,也纯粹是看中了它廉价的资产。 ===== 为什么巴菲特后来“戒烟”了? ===== “雪茄烟蒂”策略为年轻的巴菲特带来了惊人的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逐渐放弃了这种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戒烟”了。这一转变,是理解现代价值投资的关键,其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 ==== 芒格的启示:伟大比廉价更重要 ==== 巴菲特一生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芒格不断向巴菲特灌输一个与格雷厄姆截然不同的理念: //“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远比用一个伟大的价格买入一家合理的公司要好。”// 这句话彻底改变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芒格让他明白,与一个不断制造麻烦、价值持续缩水的“烂生意”打交道,哪怕买得再便宜,也是一种折磨。而拥有一家卓越的企业,时间会成为你的朋友,其内在价值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长。 ==== “雪茄烟蒂”策略的固有缺陷 ====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也深刻认识到“捡烟蒂”模式存在几个难以克服的缺陷: * **规模的诅咒:** 当巴菲特的资金规模从几百万美元增长到数十亿、数百亿美元时,这个策略就玩不转了。市场上符合“烟蒂”标准的公司大多是小公司,市值极小。巴菲特就算把它们全买下来,也无法对他的庞大资金产生显著影响。他需要的是能够容纳数十亿美元投资的大象,而不是四处寻找微不足道的烟蒂。 * **质量的拖累:** “雪茄烟蒂”公司通常都是烂生意。你买入它,就像买了一艘正在漏水的破船,你必须祈祷在它沉没之前,你能把它拆了卖掉。而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像一艘动力强劲的游轮,你可以舒服地待在船上,让它载着你驶向财富的远方。巴菲特曾说:“时间是卓越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 **“最后一吸”是一次性的:** “雪茄烟蒂”的利润来自于价值的单次修复。一旦价格回归到清算价值附近,你就必须卖掉它,然后重新开始寻找下一个“烟蒂”。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费时费力。而投资一家伟大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你可以持有几十年,享受其持续增长和复利带来的惊人回报。 * **积极干预的麻烦:** 正如登普斯特公司的案例所示,很多时候,要榨出“烟蒂”的剩余价值,需要投资者扮演“野蛮人”的角色,深度介入公司运营,这对于一个管理着庞大资产组合的投资人来说,是不现实的。 因此,巴菲特完成了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进化。他将投资的重心从“捡便宜的烂公司”转向了“以合理价格买入拥有强大[[品牌护城河]]的伟大公司”,比如他后来投资的[[喜诗糖果]] (See's Candies)、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等。 ===== “雪茄烟蒂”在今天还管用吗?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连巴菲特都“戒烟”了,那这个策略对我们普通投资者还有用吗? 答案是:**纯粹的格雷厄姆式“雪茄烟蒂”投资法,在今天的成熟市场(如美股、A股主板)已经非常难以实践。** 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市场上的“捡钱”机会早已被无数专业的投资者和算法翻了个底朝天。 但是,“雪茄烟蒂”策略背后蕴含的投资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它不是让你真的去垃圾堆里找公司,而是教给你一套底层思维方式。 === 核心启示1:安全边际是投资的唯一基石 === 这是“雪茄烟蒂”策略最核心、最永恒的教诲。无论你投资的是“烟蒂公司”还是“伟大公司”,**你支付的价格必须显著低于你估算的内在价值。** 这个差额就是你的安全边际,是你抵御误判、厄运和市场波动的唯一保护垫。忘记安全边际,投资就沦为了赌博。 === 核心启示2:关注资产负债表,回归商业常识 === 在一个人人都在谈论“梦想”、“赛道”、“元宇宙”的时代,“雪茄烟蒂”策略能把你拉回地面,强迫你关注最朴素的商业现实:这家公司到底有多少家底?它的[[账面价值]]是多少?它能轻易变现的资产有多少?它的债务负担重不重?这种脚踏实地的分析方法,是戳破投机泡沫最有力的武器。 === 核心启示3:价格是你支付的,价值是你得到的 === “雪茄烟蒂”策略生动地展示了价格的重要性。即使是再糟糕的生意,只要价格足够低,也可能变成一笔好投资。反之,再伟大的公司,如果价格高到离谱(比如市梦率),也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投资中,对价格的敏感和敬畏,是你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 核心启示4:投资体系需要进化 ===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的“烟蒂”进化到芒格的“伟大企业”,这是投资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认知升级。它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种策略是永远最优的。我们普通投资者也应该如此: * **新手阶段:** 可以从格雷厄姆的保守思想学起,建立牢固的风险意识和安全边际概念,先求不败。 * **进阶阶段:** 在理解了“便宜”之后,要努力学习理解“好”,即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什么是宽阔的护城河,逐步将“质量”这个维度纳入自己的投资框架。 **总而言之,** “雪茄烟蒂”或许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投资法宝,但它就像一位严厉的老派绅士,时刻提醒着我们投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那些原则:**安全、保守、以及永远不要为一支股票支付过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