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资产值 (NAV) ====== 净资产值(Net Asset Value),常简称为NAV,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也常被称为**基金单位净值**。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份基金或一家公司“家底”的每股价值。想象一下,把一家公司的所有[[资产]](比如现金、厂房、存货)加起来,再减去所有[[负债]](比如银行贷款、应付账款),剩下的“净家产”再除以总的股份数,得出的就是每股的净资产值。这个数字就像是基金或股票的一张内在价值标签,它在特定时间点告诉我们,每一份到底值多少钱。 ===== 如何计算净资产值 ===== 净资产值的计算公式非常直观,就像是给公司的家底做一次盘点: **净资产值 (NAV) = (总资产 - 总负-债) / 总发行股份数** 让我们把这个公式拆开来看: * **总资产:** 这是公司或基金拥有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基金来说,主要就是它投资的股票、债券、现金等。关键在于,这些资产是按照**[[市值]]**(即当前市场价格)来计算的,而不是买入时的成本。 * **总负债:** 指的是公司或基金欠别人的钱,比如需要支付给基金经理的管理费、托管费、运营开销等。 * **总发行股份数:** 指的是基金总共发行了多少份,或者公司总共有多少股股票在外面。 ==== 一个“水果篮”基金的例子 ==== 假设有一个“老王水果篮”基金,它的资产如下: * 价值80元的苹果 * 价值50元的香蕉 * 20元备用现金 同时,老王需要支付5元的水果篮管理费(负债)。如果这个“水果篮”基金总共向市场发行了10份。 那么,每一份“老王水果篮”基金的净资产值就是: (80元苹果 + 50元香蕉 + 20元现金 - 5元管理费) / 10份 = **14.5元/份** 所以,14.5元就是此刻每一份水果篮基金的内在价值。 ===== NAV的实战意义 ===== 理解NAV是进行[[价值投资]]的基本功。它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我们判断投资标的是否便宜的“价值锚”。 ==== NAV:基金的“价格标签” ==== 对于我们最常接触的开放式基金来说,NAV就是它的交易价格。投资者申购或赎回基金,基本上就是以当天收盘后计算出的净资产值为准。所以,关注基金的NAV,就是在关注它的价格。 ==== NAV与市价:寻找价值洼地的关键 ==== 更有趣的情况发生在封闭式基金和股票上。这类资产除了有NAV这个“内在价值”外,还有一个在交易所里不断波动的“市场价格”。当两者不一致时,机会就出现了。 * **[[折价]] (Discount):** 当市场价格 //低于// 净资产值时,就叫折价。这相当于用8毛钱买到了价值1块钱的东西。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显著的折价可能意味着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为投资提供了**[[安全边际]]**。 * **[[溢价]] (Premium):** 当市场价格 //高于// 净资产值时,就叫溢价。这相当于花了1块2才买到价值1块钱的东西。持续的、过高的溢价往往是市场情绪过热的信号,可能预示着风险。 ==== NAV与市净率的关系 ==== 对于上市公司股票而言,每股净资产值(NAV per Share)其实就是财报里常见的“**[[每股净资产]]**”(Book Value Per Share)。 而我们常用的估值指标——**[[市净率]]** (P/B Ratio),正是由市场价格和每股净资产值计算得来的: **市净率 (P/B) = 市场价格 / 每股净资产值** 所以,当一只股票的市净率小于1时,就意味着它正处于“折价”状态;反之,当市净率大于1时,则处于“溢价”状态。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 **关注价值而非价格:** 不要被股价的短期波动迷惑。NAV代表了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 **善用折价机会:** 投资封闭式基金或股票时,寻找那些以较大折扣交易的标的。当然,你需要进一步研究产生折价的原因,排除那些基本面恶化的“价值陷阱”。 * **警惕长期溢价:** 如果一只股票或基金长期以高溢价交易,要保持警惕。这可能意味着市场预期过高,一旦预期落空,价格回调的风险也更大。 * **NAV是动态的快照:** 净资产值会随着其持有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动而变动,它只是一个特定时间点的价值快照。聪明的投资者会持续跟踪NAV的变化,以判断价值的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