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弥太郎====== 岩崎弥太郎 (Iwasaki Yatarō) ,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商业巨舰[[三菱]] (Mitsubishi) 的创始人。尽管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股票投资人,但其创立和经营三菱所遵循的商业哲学,却与[[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惊人地契合。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将“国家需求”与“个人野心”完美结合,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逆势扩张和构建深厚[[护城河]],从而实现惊人价值创造的活教材。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理解岩崎弥太郎的商业智慧,就像是拿到了一份穿越时空的“商业计划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正伟大的企业,以及如何像一个产业家那样去投资。 ===== 弥太郎其人:从武士到巨商的逆袭 ===== 岩崎弥太郎的人生,堪称一部“爽文”式的逆袭史。他出身于一个“地下浪人”家庭,即失去了武士身份的落魄乡绅。但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凭借着不羁的性格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在时代的洪流中抓住了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 草根出身与“投机”的第一桶金 ==== 年轻时的弥太郎因家庭纠纷入狱,这段经历反而成了他商业启蒙的“大学”。在狱中,他向一位同囚的商人学习了算术和经商之道。出狱后,他进入土佐藩(今高知县)的贸易机构工作,其卓越的才能很快显现。 他真正的发家,始于一次惊天豪赌。在[[明治维新]]的变革中,各地方“藩”被废除,其资产收归国有。弥太郎敏锐地意识到,土佐藩拥有的大量船舶和资产将成为无主之物。他毅然决然地“买下”了整个土佐藩的产业,成立了“九十九商会”——这便是三菱的前身。这次操作,在当时看来无异于疯狂的投机,但弥太郎看准的是新政府急需发展海运以巩固统治的时代大势。他赌的不是资产本身,而是资产在未来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 “政商”之路与三菱的崛起 ==== 弥太郎深谙“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他与当时政府的实权人物[[大久保利通]]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关系。在1874年的[[台湾出兵]]事件中,当其他船运公司因风险而犹豫不决时,弥太郎的三菱蒸汽船公司慨然承担了全部的军事运输任务。 这次“爱国”行动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 **政府的巨额运费:** 解决了公司初期的[[现金流]]问题。 * **无偿的船舶赠与:** 政府将购买的13艘轮船直接赠予三菱,使其船队规模一夜之间跃居日本第一。 * **持续的政策倾斜:** 在后续的[[西南战争]]中,三菱再次独揽军需运输,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日本海运业的霸主地位。 通过与国家战略的深度绑定,弥太郎为三菱挖下了第一道也是最深的一道护城河——//政府特许经营权//。 ===== 弥太郎的投资哲学:穿越时代的商业智慧 ===== 如果说弥太郎的崛起充满了“时势造英雄”的传奇色彩,那么他经营企业的理念,则闪耀着超越时代的理性光辉。这些原则,至今仍是投资者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卓越的重要标尺。 ==== 核心原则一:聚焦“国之所需”,押注时代潮流 ==== 弥太郎的商业帝国,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逻辑:**日本要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需要什么?** * **初期,是海运。** 作为岛国,无论是军事扩张、物资运输还是国际贸易,都离不开强大的船队。于是他all-in海运。 * **中期,是资源。** 船需要煤炭,工业需要矿产。于是他收购高岛煤矿,进军矿业,确保上游资源供应。 * **后期,是金融。** 庞大的贸易和产业需要金融支持。于是他创办了“三菱汇兑店”(后来的三菱银行),并建立了“东京海上保险”,为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提供血脉和保险。 这给投资者的启示是,最成功的投资,往往是找到并长期持有一个与国家或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产业。与其在夕阳产业里寻找被低估的“烟蒂”,不如在朝阳产业里拥抱伟大的成长。 ==== 核心原则二:极致的成本控制与“逆周期”扩张 ==== 与人们想象中财大气粗的垄断商人不同,弥太郎对成本的控制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他有句名言:“//即便是一张纸,也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在三菱内部,他推行严格的预算和审计制度,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逆周期投资]] (Counter-cyclical Investing) 思维。当经济繁荣、同行们疯狂造船扩张时,他保持警惕,积蓄力量。而当经济危机来临,航运价格暴跌,船公司纷纷破产时,他却果断出手,以极低的价格大肆收购船只和码头。这种“**别人恐惧我贪婪**”的做法,与[[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名言如出一辙。这使得三菱总能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获得资产,从而在下一轮经济复苏中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 * **关注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能在“顺风”时省钱的企业,才能在“逆风”时活下来并抓住机会。 * **市场恐慌是买入优质资产的良机:** 伟大的公司并不总是便宜的,但市场先生(Mr. Market)偶尔会犯错,在恐慌中为我们提供黄金般的买点。 ==== 核心原则三:构建“垂直一体化”的商业帝国 ==== 弥太郎的商业布局,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垂直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他打造了一个从上游到下游、自给自足的商业闭环: * **上游(资源):** 拥有自己的煤矿(高岛煤矿),为船队提供燃料。 * **中游(制造与运输):** 拥有自己的造船厂(长崎造船所),自己造船、修船;拥有庞大的船队,控制海运。 * **下游(服务与金融):** 拥有自己的仓储、码头,并提供海上保险和银行服务。 这种模式的威力在于,它构建了一条深不可测的护城河。三菱不依赖外部供应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经营风险。同时,每个环节又能为其他环节创造业务,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当竞争对手[[三井]] (Mitsui) 还在为燃料价格波动而烦恼时,弥太郎的船队已经用上了自家煤矿产的廉价煤炭。这种成本优势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 投资者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也应该审视其产业链地位。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是否控制了关键资源?是否拥有强大的品牌和渠道?这些都是构成其护城河的重要砖石。 ==== 核心原则四:人才,最宝贵的资产 ==== 弥太郎坚信,“//事业即人//”。他打破陈规,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他为员工提供远超同行的薪酬和福利,甚至为高级干部修建豪宅。他最著名的创举是模仿藩主供养武士的做法,为三菱的优秀毕业生提供终身保障,形成了三菱独特的“家臣式”企业文化。 他深知,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虽然看不见“人才”这一项,但这才是最核心、最能创造价值的无形资产。一个由顶尖人才组成的、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是企业穿越周期、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在考察一家公司时,不能只看财务报表。更要去了解它的管理层是否诚信、专业、富有远见,企业文化是否积极向上,能否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向岩崎弥太郎学什么? ===== 岩崎弥太郎的商业生涯,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投资镜鉴。 ==== 像“产业家”一样思考,而不仅仅是“交易者” ==== 弥太郎从未将自己的事业看作一堆可以随时买卖的资产。他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个商业有机体变得更强大、更高效、更有竞争力。投资者也应如此,将买入股票视为买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公司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而不是股价的短期波动。 ==== 寻找具有强大“护城河”和时代背景的公司 ==== 投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坐上一艘好船”。这艘“好船”就是那些拥有强大护城河(如品牌、技术、成本优势、网络效应、特许经营权等),并且航行在时代发展主航道上的公司。 ==== 危机是朋友,不是敌人 ==== 正如[[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所教导的,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欢迎市场波动。当市场陷入非理性的恐慌时,正是以低廉价格买入伟大公司的最佳时机。这需要非凡的理性和勇气,而岩崎弥太郎的逆周期扩张史诗,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榜样。 ==== 警惕“政商”风险的双刃剑 ==== 弥太郎的成功离不开与政府的紧密合作,但这也为他埋下了风险的种子。当他的政治靠山大久保利通遇刺后,新上台的政府为了遏制三菱的过度垄断,开始扶持其竞争对手三井,并成立了“共同运输会社”与之对抗。这引发了惨烈的价格战,几乎拖垮了三菱。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过度依赖政策红利或政府关系的企业,其护城河可能并不牢固。投资者需要仔细评估其中的政治和监管风险,永远不要把投资建立在脆弱的政商关系之上。 ===== 结语:超越时代的“价值创造者” ===== 岩崎弥太郎于49岁英年早逝,但他所创立的三菱,在他继任者的手中,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覆盖重工、金融、贸易、汽车、化工等领域的全球性商业帝国。他的遗产,远不止是富可敌国的财富,更是一种深刻的商业哲学:**通过满足社会最根本的需求,以极致的效率和远见,持续不断地创造真实、持久的价值。** 这,也正是价值投资的最终奥义。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们的目标,就是去发现并拥抱下一个“岩崎弥太郎”式的价值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