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w Weissman====== 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出现在一本《投资大辞典》中,或许会让你感到意外。然而,魏斯曼博士长达数十年的科研生涯,恰恰是对[[价值投资]]核心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他与同事[[Katalin Karikó]]在无人问津的[[mRNA]]技术领域默默耕耘,坚守信念,最终迎来了改变世界的突破。他的故事并非投资案例,却蕴含着比任何K线图都深刻的投资智慧:**真正的价值发现,往往发生在市场喧嚣之外的寂静角落,它需要非凡的远见、坚定的耐心和对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 ===== 魏斯曼博士的投资启示录 ===== 将一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名字写入投资词典,并非为了追逐热点,而是因为他的经历为我们揭示了四条至关重要的投资准则。这些准则与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及其最成功的实践者[[沃伦·巴菲特]]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对于渴望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航向的普通投资者而言,魏斯曼博士的“启示录”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灯塔。 ==== 启示一:发现“未被看见的价值” ==== === 冷板凳上的“潜力股” === 在21世纪初,mRNA技术是生物医学界的“冷门股”。大多数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认为它极不稳定,且容易引发剧烈的免疫反应,因此几乎不具备实用价值。研究经费申请屡屡被拒,相关论文也难以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然而,魏斯曼和卡里科博士却看到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如果能解决稳定性和免疫反应的问题,mRNA技术将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灵活性开发疫苗和疗法。他们没有追随主流,而是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专注于挖掘mRNA的[[内在价值]]。 === 投资中的“逆向思考” === 这正是价值投资的精髓所在。当市场狂热追捧某个概念,导致其[[股价]]远超其实际价值时,价值投资者会选择远离;反之,当一家优秀的公司因短期困境或行业偏见而被市场冷落、股价低迷时,价值投资者则会像魏斯曼博士研究mRNA一样,开始深入研究,试图发现其被低估的长期价值。 * **案例链接:** 想想20世纪80年代末的[[可口可乐]],当时市场担心其增长乏力,但巴菲特看到了其无与伦比的品牌[[护城河]]和全球扩张的巨大潜力,最终重仓买入。同样,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像[[BioNTech]]和[[Moderna]]这样的公司,虽然在业内享有一定声誉,但在大众投资者眼中远非明星。然而,正是它们对mRNA技术的长期专注,使其在关键时刻抓住了机遇,价值得以爆发。 * **投资者行动指南:**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盲目跟风。当市场上充斥着对某只股票的负面情绪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些负面因素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依然稳固?[[市场先生]] (Mr. Market) 是否因为过度悲观而给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 ==== 启示二:忍耐、专注与复利的力量 ==== === 时间是“伟大”的朋友 === 魏斯曼博士与mRNA的故事,是一场持续了近三十年的“马拉松”。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合作,到2005年取得关键性突破(成功修饰了mRNA以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再到十几年后技术真正应用于全球疫苗开发,整个过程充满了挫折与等待。他们没有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就放弃,而是始终专注于解决核心问题。这份超乎寻常的耐心和专注,最终让微小的研究进展积累成巨大的科学飞跃,其影响力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 === 投资中的“慢即是快” === 这个过程完美地诠释了投资中的[[复利]]效应。正如[[查理·芒格]]所言:“获得成功的投资,需要将屁股粘在椅子上。”许多投资者败于频繁交易,试图通过捕捉市场的短期波动来获利,结果却往往是“高买低卖”,并付出了大量交易成本。 * **复利的魔力:** 价值投资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公司内在价值的增长,二是市场价格向内在价值的回归。这两者都需要时间来发酵。一家优秀的公司,其盈利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持续增长,并通过分红或回购等方式回馈股东,这就是价值的复利。而耐心持有,正是让这颗“价值雪球”滚大的唯一途径。 * **投资者行动指南:** 将自己定位为“企业所有者”,而非“股票交易员”。在买入一家公司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愿意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持有这家公司?”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市场的短期涨跌对你而言就只是噪音。学会享受“无聊”的等待过程,因为这正是财富增长的秘密。 ==== 启示三:构建你的“能力圈” ==== === 深耕专业领域 === 魏斯曼是免疫学专家,卡里科是RNA生物化学家。他们没有试图去解决所有科学难题,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mRNA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让他们具备了超越同行的洞察力,能够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并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牢牢地待在自己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之内,并不断扩展其边界。 === 投资中的“知己知彼” === 巴菲特一再强调,投资者最重要的任务是定义自己的能力圈,并坚守在圈内。这意味着你不需要成为所有行业的专家,但你必须对自己投资的领域有深刻的理解。 * **能力圈的构建:** 你的能力圈可以源于你的职业、兴趣爱好或长期的学习。例如,一名软件工程师可能对科技公司有更深的理解;一名医生可能更容易看懂医药企业的商业模式。重要的是,圈子的大小并不关键,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它的边界在哪里。 * **投资者行动指南:** - **画出你的圈子:** 诚实地评估自己,列出你真正了解的行业和公司。 - **圈内行事:** 将你的投资标的严格限制在这个圈子内。对于圈外的诱惑,无论听起来多么吸引人,都要学会果断拒绝。 - **持续学习:** 待在圈内不等于故步自封。像魏斯曼博士一样,在你的专业领域内持续学习,深化理解,逐步、谨慎地扩大你的能力圈。 ==== 启示四:风险管理与“安全边际” ==== === 为技术“上保险” === mRNA技术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它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可能导致危险的炎症。魏斯曼和卡里科的核心突破,正是通过对尿苷进行修饰,巧妙地“伪装”了mRNA,使其能够躲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安全地进入细胞并指导蛋白质生产。这个关键步骤,相当于为这项高风险的技术购买了一份决定性的“保险”,极大地降低了其应用的风险,为其商业化和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 === 投资中的“护身符” === 这一过程,与价值投资的基石——[[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格雷厄姆将安全边际定义为“以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证券”。这个差价,就是你的“缓冲垫”或“护身符”。 * **安全边际的作用:**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即便是最详尽的分析也可能出错。公司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行业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安全边际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你在这些不利情况发生时,不至于遭受永久性的资本损失。它为你犯错留出了空间。 * **投资者行动指南:** 永远不要为一只股票支付过高的价格,无论它看起来多么“优秀”。在估算出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后,坚持只在价格远低于该价值时才出手。例如,如果你估算一家公司的价值是每股100元,那么设定一个比如70元甚至更低的买入价,这30元的差价就是你的安全边际。耐心等待市场先生犯错,给你一个带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 ===== 结论:从实验室到投资组合 ===== 德鲁·魏斯曼博士的故事告诉我们,通往卓越的道路往往是相通的。无论是伟大的科学发现,还是成功的长期投资,其底层逻辑都惊人地一致: * **发现被忽视的价值** * **保持长期的耐心与专注** * **坚守在自己的核心能力圈内** * **始终为不确定性预留安全边际**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或许无法像魏斯曼博士那样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借鉴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准则来构建我们的投资哲学。摒弃追涨杀跌的浮躁,拥抱一种“科学家式”的投资方法:以好奇心去研究,以怀疑精神去分析,以严谨的态度去决策,最后,以非凡的耐心去等待价值的实现。这不仅能帮助你在资本市场中行稳致远,更能让你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