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smith====== Fundsmith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资产管理公司,由投资界传奇人物[[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于2010年创立。该公司以其旗舰基金“Fundsmith Equity Fund”闻名于世,并因其简单、清晰且高度自律的投资哲学而备受推崇。Fundsmith的投资策略可以精炼为三个步骤:**只买好公司,不要支付过高的价格,然后就持有不动**。这种理念与[[价值投资]]的精髓一脉相承,但又带有鲜明的“史密斯风格”——极度专注于少数高质量的全球性企业,并以近乎苛刻的纪律长期持有,旨在通过复利实现卓越的长期回报。它不仅是一家基金公司,更是一种投资思想的实践范本。 ===== 创始人:特里·史密斯 ===== 提到Fundsmith,就必须提到它的灵魂人物——特里·史密斯。他被誉为“英国的[[沃伦·巴菲特]]”,不仅因为他取得了卓越的投资业绩,更因为他那直言不讳、挑战行业传统的鲜明个性。在创立Fundsmith之前,史密斯已在金融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他曾是知名金融经纪公司[[德利万邦]](Tullett Prebon)的首席执行官,也曾因在199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会计炼金术]]//》(//Accounting for Growth//)的书而名声大噪。这本书大胆地揭露了当时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漏洞粉饰报表的行为,得罪了不少人,也为他赢得了“敢说真话”的声誉。 史密斯从不掩饰他对资产管理行业诸多弊病的鄙夷,比如:收费高昂且不透明、基金经理频繁交易、为了短期排名而追逐市场热点等。他创立Fundsmith的初衷,就是为了打造一个真正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的“乌托邦”:一个收费清晰、策略简单、言行一致的基金公司。他的年度股东信也效仿巴菲特,成为了投资者每年必读的经典,信中充满了坦诚的思考、深刻的洞见和英式的冷幽默。 ===== 核心投资哲学:三步曲 ===== Fundsmith的成功秘诀并非什么复杂的金融模型,而是被特里·史密斯反复强调的“投资三步曲”(a three-step investment strategy)。这个策略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商业洞察和严格的执行纪律。 ==== 第一步:只买好公司 ==== 这是整个策略的基石。在史密斯看来,长期投资的收益几乎完全来自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找到那些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好公司”是投资的唯一前提。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才算“好公司”呢?Fundsmith有一套清晰的标准: - **高资本回报率:** 公司必须能够在投入的资本上持续产生高额的回报。他们尤其看重[[投入资本回报率]](ROCE),这反映了公司利用资本赚钱的效率。史密斯认为,无法产生高于其资本成本回报的公司,本质上是在毁灭价值。 - **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好公司”必须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也就是所谓的“[[护城河]]”。这种优势通常来自于无形资产,例如强大的[[品牌]](如[[欧莱雅]])、[[专利]]保护(如医疗设备公司)、[[特许经营权]]或庞大的分销网络。这些护城河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攻击。 - **可预期的持续增长:** 公司的增长动力应来自于内生性的、可重复的业务。它们的产品或服务通常是人们日常需要的小额消费品,比如牙膏、软饮料、软件服务等。这种由成千上万个小额、重复性交易所驱动的收入,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非常稳定且可预测。 因此,Fundsmith的投资组合里充满了消费品巨头(如[[雀巢]]、[[百事公司]])、医疗保健领袖(如[[诺和诺德]]、[[史赛克]])和拥有强大生态的科技公司(如[[微软]]、[[Meta]])。同时,他们坚决避开那些他们认为业务模式有缺陷的行业,比如银行、航空公司、公用事业、房地产和大部分周期性行业。**史密斯的目标是拥有一批“躺着也能赚钱”的印钞机,而不是去猜测宏观经济的波动。** ==== 第二步:不要支付过高的价格 ==== 找到了好公司,不意味着可以不计成本地买入。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Fundsmith对估值的考量同样严谨,但他们的方法并非寻找股价低于其清算价值的“烟蒂股”。他们寻求的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 史密斯衡量估值的主要标尺是[[自由现金流收益率]](Free Cash Flow Yield)。这个指标衡量的是公司产生的、可以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相对于其企业价值的比例。简单来说,它就像是投资这家公司你能获得的“现金利息率”。Fundsmith会计算出目标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并与长期国债收益率等进行比较,以判断其估值是否具有吸引力。 **关键在于,他们愿意为“质量”支付一定的溢价。** 史密斯认为,一家能够持续创造高回报的优质公司,其内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今天的“合理”价格在未来看来可能非常“便宜”。因此,他们的目标不是买到“最便宜”的股票,而是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股票。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他们会长期跟踪一家心仪的公司,静静等待市场情绪波动或短期利空导致股价进入他们的“合理”区间。 ==== 第三步:买入后就持有,什么都不做 ==== 这或许是Fundsmith哲学中最违反直觉,也最难执行的一步。特里·史密斯有一句名言:“(买入后)做点什么通常是错误的,我们的策略中被低估的一部分就是//什么都不做//(doing nothing)。” “什么都不做”的背后逻辑是: - **让复利发挥魔力:** 频繁交易是复利的天敌。一旦你选对了伟大的公司,最好的策略就是长期持有,让企业的盈利增长和分红再投资如滚雪球般创造财富。 - **降低成本:** 交易会产生佣金和税收,这些都是对投资回报的直接侵蚀。Fundsmith的年换手率极低,通常在5%以下,而行业平均水平可能是50%甚至100%以上。低换手率意味着将成本降至最低。 - **避免决策错误:** 人性的弱点在于,我们总想“做点什么”来应对市场的波动。但大多数时候,这种择时操作的结果是高买低卖。史密斯的“无为而治”实际上是一种对抗人性弱点的强大纪律,它迫使投资者聚焦于企业的长期基本面,而不是市场的短期情绪。 他们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卖出股票:一是当初买入的理由被证明是错误的;二是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具有更高潜在回报的投资机会。除此以外,他们会坚定地持有,穿越牛熊。 ===== Fundsmith的独特之处 ===== 除了核心的三步曲哲学,Fundsmith在运营和沟通上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 极度专注与透明 ==== Fundsmith的投资组合高度集中,通常只持有20-30只股票。这种“精选”策略意味着他们对每一家公司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极高的信心。他们不会为了分散而分散,去买入自己不够了解的公司。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只专注于其旗舰产品——Fundsmith Equity Fund,力求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这种专注精神在产品线庞杂的基金行业里堪称一股清流。 他们的沟通也极其透明。年度股东大会和年度股东信是投资者了解特里·史密斯想法的最佳窗口。在信中,他会坦率地承认错误,详细解释投资决策,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他的投资智慧,堪称投资教育的典范。 ==== 对费用的零容忍 ==== 史密斯是业内出了名的“费用杀手”。他尖锐地批评基金行业中层层叠叠的隐性费用和高昂的管理费。Fundsmith的收费结构简单明了,只有一个年度管理费,没有任何申购费、赎回费或业绩提成。他们相信,只有将成本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让投资者享受到复利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特里·史密斯本人也是自己基金的最大投资者之一,他的个人利益与投资者完全捆绑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利益一致”(Skin in the game)。 ==== 无聊即是美德 ==== 如果你去翻看Fundsmith的投资组合,你可能不会看到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风口”股。他们的持仓股大多是些“无聊”的公司,比如卖肥皂的、卖调味酱的、卖医疗器械的。但正是这些看似“无聊”的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品牌、稳定的需求和宽阔的护城河,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不断地为股东创造了巨额财富。Fundsmith的成功证明了,**卓越的投资回报往往来自于平淡无奇的伟大生意,而非追逐转瞬即逝的市场潮流。** =====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普通投资者或许无法完全复制Fundsmith的专业研究,但其背后的核心理念对我们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 **启示一:投资的本质是“拥有”而非“交易”** 在购买一只股票之前,问问自己:“我是否愿意拥有这家公司未来10年、20年?” 像一个企业主一样去思考,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而不是股价的短期波动。 - **启示二:化繁为简的力量** 你不必懂得所有复杂的金融理论和模型。建立一个简单、清晰、符合常识的投资框架,并严格遵守它。特里·史密斯的三步曲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简单,但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强大的纪律。 - **启示三: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投资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真正的财富来自于时间的复利。学会“什么都不做”,抵制住因市场恐慌或贪婪而频繁操作的诱惑。让好公司为你“工作”,时间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 **启示四:成本是确定性的损失** 在追求不确定的收益之前,先控制住确定的成本。仔细审视你的投资组合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基金管理费、交易佣金、税费等),因为它们会像蛀虫一样,年复一年地侵蚀你的长期回报。选择低成本的投资工具,是通往成功投资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