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万物云

万物云 (Onewo),全称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万科集团旗下的空间科技服务企业,于2022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2602.HK。它并非一家传统的物业管理公司,而是一家致力于通过科技重塑空间服务的平台。简单来说,万物云的生意,就是围绕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空间”(如住宅小区、写字楼、商场乃至整个城市片区)提供从基础的保安保洁,到复杂的设备维护、资产运营,再到基于AIoT和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其核心商业模式是通过科技赋能,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物业管理,升级为技术驱动、平台化运营的现代服务业,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空间科技服务平台。

不只是一家‘物业公司’

当听到“万物云”这个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万科物业”,脑海里浮现的是小区里穿着制服的保安、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以及修剪花草的园丁。这确实是万物云业务的起点和基石,但如果仅仅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物业公司,那就好比把亚马逊仅仅看作是一家网上书店,大大低估了它的潜力和野心。 传统的物业管理,我们称之为“三保”——保安、保洁、保绿。这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管理面积的扩张和人工成本的堆积,利润微薄,天花板很低。而万物云正在做的,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从“物业管理公司”向“空间科技服务公司”的转型。 打个比方,如果说传统物业是社区的“管家”,主要负责基础的家政服务;那么万物云的目标,是成为整个社区乃至城市空间的“智能大脑”和“中央操作系统”。它不仅要管理好物理空间,更要通过科技手段连接空间里的人、设备、资产与服务,提升效率,创造全新的价值。这正是其名称中“云”的深意所在——它希望像云计算一样,成为支撑未来智慧空间运行的基础设施。

生意经:三驾马车与蝶城模型

要理解万物云的商业版图,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三驾马车”驱动的业务结构,以及一个名为“蝶城”的终极战略模型。

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现金牛基本盘

这是万物云最传统、也是最稳固的业务板块,主要服务于住宅小区。旗下拥有“万科物业”、“朴邻”等知名品牌。这部分业务的特点是: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块业务是万物云的“压舱石”,提供了坚实的安全边际和持续的现金流,为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探索和投入提供了弹药。

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如果说社区服务是万物云的“根据地”,那么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就是其开疆拓土的“主力军”,是公司寻求高速增长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驾马车代表了万物云的增长潜力。它将服务能力从“B2C”(面向个人消费者)扩展到“B2B”(面向企业)和“B2G”(面向政府),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未来的想象空间

这是万物云最具科技含量,也最能体现其“云”特质的业务板块。它不再是直接提供人力服务,而是输出技术和解决方案。

这第三驾马车,是万物云估值的“梦想催化剂”。它让万物云的故事从一个“物业公司”升级为一个“科技平台”,估值逻辑也可能从传统的市盈率(P/E)向市销率(P/S)或按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等科技股的估值模型转变。

蝶城:万物云的星辰大海

“蝶城”是理解万物云未来战略的钥匙。它不是一个行政或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基于服务密度的运营模型。 想象一下,在一个3公里半径的城市片区内,星罗棋布着多个住宅小区、写字楼、学校和商铺。万物云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由它服务的、高密度聚集的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蝶城”。

在“蝶城”模型下,万物云可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复用和效率的最大化。例如,一个维修工程师团队不再只服务于一个小区,而是在整个“蝶城”内根据AI系统的调度统一派单;安保力量可以联动,实现区域联防;采购物资可以集中进行,获得更低的价格。更重要的是,“蝶城”内高密度的客户群体为开展新业务创造了可能,如社区团购、最后一公里配送、居家养老等,这些服务的边际成本会因为密度效应而大大降低。 “蝶城”战略的本质,是通过提升服务密度来构建区域性的竞争壁垒,实现从“项目管理”到“片区运营”的升维打击。这是万物云区别于其他物业公司的核心战略,也是其科技投入最终要落地的场景。

价值投资者的透镜:护城河有多宽?

对于遵循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评估一家公司的长期价值,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万物云的护城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效应与品牌护城河

作为行业龙头,万物云在管面积遥遥领先,巨大的规模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无论是采购设备、招聘人员,还是投入技术研发,单位成本都远低于小型竞争对手。同时,源自万科的强大品牌背书,使其在获取新项目时自带光环,这是无形的、难以复制的资产。

科技与模式创新护城河

万物云在AIoT和BPaaS上的持续投入,以及“蝶城”模式的探索,正在构建一条技术和运营模式上的护城河。当竞争对手还在拼人力、拼价格时,万物云试图通过技术和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来提升效率、创造新价值。这套复杂的系统一旦跑通并形成网络效应,后来者将很难追赶。

高转换成本护城河

物业服务,尤其是住宅物业,具有很高的转换成本。一个小区要更换物业公司,需要召开业主大会,经过复杂的投票流程,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只要现有服务不出大的纰漏,业主们通常倾向于维持现状。这种“懒于改变”的特性,为万物云带来了稳定的客户群和持续的收入,构成了坚实的护城河。

硬币的另一面:风险与挑战

当然,没有任何投资是完美无缺的。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也必须正视万物云面临的风险:

对房地产周期的依赖

物业管理面积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新建商品房的交付。如果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新房开发和销售放缓,将直接影响到万物云的管理面积增速。此外,作为万科的子公司,其业务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母公司的发展状况相关联。

成本上涨的压力

物业管理终究是一个服务行业,人工成本是支出的大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是长期趋势,这将不断侵蚀公司的利润空间。这也是万物云不遗余力推动科技化、少人化运营的根本原因,但技术替代人工的效果和进程仍有待观察。

激烈的市场竞争

物业管理行业虽然龙头效应初显,但整体市场仍然高度分散,“长尾”市场存在大量中小型公司。在存量市场的争夺中,价格战时有发生。同时,其他头部物业公司如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等也同样在科技化转型上发力,竞争日趋激烈。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希望从万物云这个标的中寻找投资机会的普通投资者,以下几点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