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万物互联

定义解析

万物互联 (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是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如果说物联网是让物理世界的“物”连接到网络,那么万物互联则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构想,它旨在将人(People)、流程(Process)、数据(Data)和事物(Things)这四大元素更智能、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简单来说,物联网像是给家里的灯、冰箱、汽车装上了“耳朵”和“嘴巴”,让它们能听指令、能“说话”(反馈数据)。而万物互联则更进一步,它不仅连接了这些设备,还把使用它们的人、管理它们的流程以及它们产生的数据全部编织进一张巨大的智能网络里。这张网络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更是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驱动,让这些连接产生“智慧”,从而创造出新的能力、更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机遇。它就像一个城市的神经网络,不仅连接了所有的“器官”(设备),还连接了“大脑”(数据中心)、“血液”(流程)和“市民”(人),让整个城市能够思考和协同运作。

万物互联:从科幻到现实的投资新大陆

对于钟情于价值投资的我们来说,追逐转瞬即逝的热点并非明智之举。但万物互联不同,它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深刻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长期结构性变革。它像20世纪的电力革命和21世纪初的互联网革命一样,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并催生出巨大的投资机会。理解它的内涵,就像当年理解电和互联网一样,是发掘未来优质企业的关键钥匙。

为什么万物互联值得价值投资者关注?

彼得·林奇曾告诉我们,要投资于我们所了解的业务,而万物互联正在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挖掘万物互联的投资藏宝图

万物互联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如同一支庞大的交响乐团,每个部分都不可或缺。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按照其逻辑结构,将这条产业链“庖丁解牛”,分为四个主要层次来寻找投资机会。

层次一:感知层 - 万物的“五官”

这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负责采集和识别信息,如同我们人类的眼睛、耳朵和皮肤。

层次二:网络层 - 万物的“神经网络”

采集到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这就是网络层,它扮演着连接“五官”和“大脑”的神经网络角色。

层次三:平台层 - 万物的“超级大脑”

海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汇集到平台层,这里是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和决策的“超级大脑”。

层次四:应用层 - 万物的“知行合一”

这是万物互联价值最终体现的层次,也是离我们普通人最近的一层。它将技术与具体场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投资的视角:穿越喧嚣,寻找“长青树”

面对万物互联这样一个宏大而迷人的叙事,我们必须保持价值投资者的冷静和审慎,避免陷入为“故事”买单的陷阱。

寻找坚固的护城河

沃伦·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在万物互联时代依然适用,甚至更为重要。这里的护城河可能呈现出新的形态:

  1. 技术与专利护城河: 在感知层和网络层,核心技术和专利是阻挡竞争者的第一道高墙。
  2. 平台与生态护城河: 在平台层和应用层,一旦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和用户生态,后来者很难颠覆。用户被“锁定”在生态内,转换成本极高。
  3. 数据护城河 这是一种全新的、且越来越宽的护城河。拥有独特、海量、高质量数据的公司,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不断优化其产品和服务,形成数据驱动的“飞轮效应”,让强者恒强。

警惕“成长”的陷阱

万物互联无疑是一个高成长的赛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价格。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而非“不计成本地买入热门的公司”。我们需要运用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合理价格成长股)策略,对公司的未来成长性进行审慎评估,并结合其当前的估值水平,计算出足够的安全边际本杰明·格雷厄姆提醒我们,市场先生情绪多变。当万物互联概念被热炒时,相关公司的估值可能会被推高到不合理的水平。此时,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市场情绪冷却,泡沫散去,优秀公司的价值回归到合理区间时,再果断出手。

识别并规避风险

任何革命性的技术都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万物互联也不例外。

  1. 技术路径风险: 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同的技术路线仍在竞争,押注错误路线的公司可能会被淘汰。
  2. 网络安全与隐私风险: 连接的设备越多,潜在的攻击点就越多。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可能摧毁一家公司的声誉。同时,数据隐私的监管政策也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3. 商业落地风险: 很多酷炫的技术和应用,可能在商业上并不可行,无法产生持续的利润。我们需要分辨哪些是真正的需求,哪些只是“伪需求”。
  4. 竞争加剧风险: 这是一个巨头林立的赛道,新进入者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可能随时面临来自科技巨头的“降维打击”。

结语

万物互联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业,而是一个赋能百业的“元技术”。它所开启的,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超级创新周期。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去预测哪个应用会成为下一个爆款,而是要回归投资的本质:寻找那些拥有宽阔护城河、优秀管理层、健康财务状况,并且其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伟大公司。 投资万物互联,就像在一条漫长而宽广的河流中淘金。我们需要的是一张产业地图(理解其产业链结构),一个坚固的筛子(价值投资的原则),以及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浪潮中,穿越周期的迷雾,找到真正能够穿越时间、持续创造价值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