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商飞 (COMAC)

中国商飞(COMAC),全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是中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简单来说,它就是我们国家为了制造出能与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掰手腕的“大飞机”而倾力打造的“国家队”。虽然截至目前,中国商飞并非一家上市公司,普通投资者无法直接购买其股票,但它作为高端制造业的“链主”企业,其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兴衰,并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幅观察和挖掘“隐形冠军”的绝佳藏宝图。

为什么一家非上市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

在《投资大辞典》中收录一家尚未上市的公司,似乎有些不合常规。但对于中国商飞,我们必须破例。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一项国家级的战略意志和一扇观察未来经济格局的窗口。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中国商飞的意义,远不止于寻找一只可以交易的股票。

因此,研究中国商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背后的“大飞机概念股”,学会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发掘投资机会。

从价值投资视角剖析中国商飞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说,他喜欢的是那种拥有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的企业。虽然我们无法购买中国商飞的股票,但我们可以用价值投资的框架来分析它,这有助于我们识别其产业链上同样具备优秀特质的公司。

护城河:难以逾越的准入壁垒

中国商飞的护城河(Moat)之深,堪称典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性:星辰大海的征途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中国商飞的成长空间几乎是肉眼可见的,主要驱动力源于:

风险与挑战:漫漫长路非坦途

价值投资要求我们必须正视风险。中国商飞的征途并非一片坦途,其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

投资启示:如何“投资”中国商飞?

既然不能直接购买中国商飞,那么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如何分享大飞机产业崛起的红利呢?答案是:寻找产业链上的“卖铲人”。这个比喻源自淘金热时代,真正赚到大钱的,往往不是淘金者,而是那些向淘金者出售铲子、牛仔裤和水的商人。

寻找“卖铲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投资中国商飞产业链,本质上是一种“主题投资”,但需要用价值投资的方法进行严格筛选。我们可以将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上游:新材料供应商
    • 关键领域:机体结构材料(特种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碳纤维)、高温合金(用于发动机叶片等)。这些是飞机的“骨骼”和“皮肤”。
    • 投资逻辑:飞机制造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极为苛刻,一旦通过认证进入供应链,供应商地位会非常稳固,订单具有长期性和高附加值。
    • 代表性公司:例如提供钛合金的宝钛股份,以及在碳纤维领域布局的中航高科等。
  2. 中游:机体结构与系统供应商
    • 关键领域
      • 机体结构件:机身、机翼、尾翼等大型部段的制造商。
      • 机载系统:包括航电系统、机电系统(如起落架、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等。这些是飞机的“大脑”、“神经”和“四肢”。
      • 发动机:这是飞机的心脏,也是国产化难度最大的部分。
    • 投资逻辑:这些领域的公司技术壁垒高,与主制造商绑定紧密。随着国产化率的提升,国内供应商的份额将持续增长。
    • 代表性公司:例如承担了大量机体结构制造任务的中航西飞,在机电系统领域深耕的中航机电,以及作为国产发动机主力的航发动力
  3. 下游:运营与服务
    • 关键领域:飞机租赁、航空维修(MRO)、飞行员培训、机场基础设施等。
    • 投资逻辑:随着国产飞机的交付量增加,配套的运营服务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部分业务的现金流通常更稳定。

评估产业链公司的“含飞量”

在筛选出潜在的投资标的后,投资者需要像侦探一样,仔细评估这家公司的“含飞量”——也就是它从大飞机项目中受益的程度。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简单的评估框架:

重要提示: 投资产业链公司,切忌“闻风起舞”,盲目追逐概念。伟大的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告诫我们,投资的基石是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投资者必须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包括其财务状况、管理团队、竞争格局以及估值水平,确保自己是在为企业的内在价值付费,而不是为市场的狂热情绪买单。正如彼得·林奇(Peter Lynch)所说,要投资你所了解的公司。

结语:耐心资本的史诗级叙事

中国商飞的故事,不是一个季度、一年的“短平快”故事,而是一个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史诗级叙事。它考验的不仅是工程师的智慧,更是投资者的远见和耐心。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中国商飞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它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护城河,什么是长坡厚雪的赛道,以及什么是国家意志驱动下的长期增长。通过观察和研究它,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挑选几只“概念股”,更是如何理解宏大叙事与微观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如何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找到那些能够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伟大企业。 正如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所提倡的,投资有时需要“逆向思维”,在众人喧嚣时保持冷静,在市场忽视时发现价值。当下的中国商飞产业链,或许正是这样一个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挖掘的“富矿”。投资它的生态系统,就是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这或许是这个时代赋予中国价值投资者最激动人心的机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