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联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简称“中国联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通信巨头。想象一下,你手机信号格的背后,就是它庞大的网络在支撑。作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的核心业务曾是大家熟知的手机移动通信、家庭宽带、固定电话等。但如今,它早已不满足于只做一条“信息管道”,正努力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领域转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联通是第一家进行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央企业,引入了多家互联网巨头作为战略投资者,这让它的故事在三巨头中显得尤为独特和引人遐想。

“大象”转身:联通的前世今生

每一家伟大的公司都有一部值得品味的历史,联通也不例外。它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破局、追赶和自我革新的奋斗史。

破局者与追赶者

联通的诞生,本身就带着“破局者”的使命。在上世纪90年代,它的成立打破了当时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局面,为中国的通信市场注入了竞争的活力。然而,作为后来者,联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与中国网通的合并以及3G、4G时代的激烈竞争后,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紧随在行业“老大哥”中国移动和老对手中国电信之后。这种“千年老三”的行业格局,既是它的挑战,也塑造了它渴望变革的基因。

混改的“试验田”

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中国联通开启了轰动一时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混改”)。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股权变动,而是一次深刻的体制革新。公司引入了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在内的一批顶级互联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 这次混改的意义非凡: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次混改是观察联通时必须牢牢抓住的核心看点,它是理解联通未来价值潜力的钥匙。

从价值投资者的视角剖析联通

作为一名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我们不应被市场的喧嚣所迷惑,而是要像侦探一样,深入公司的基本面,探寻其内在价值。

护城河:是宽是窄?

护城河”是股神沃伦·巴菲特提出的经典概念,指企业能够抵御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那么,联通的护城河有多宽呢?

总的来说,联通拥有基于牌照和基础设施的传统护城河,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条河的宽度并非高枕无忧。

财务体检:一只“现金奶牛”?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是透视一家公司的X光片。

成长的烦恼与机遇

一家优秀的公司,不仅要守得住江山,还要能开疆拓土。

投资启示录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实用的投资启示呢?

总结而言,中国联通是一个充满看点的复杂体。它既有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稳定、高现金流和高壁垒,也面临着行业饱和、竞争激烈的困境;它既背负着国企的厚重历史,又被注入了互联网的创新基因。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你需要权衡的是,它稳健的“基本盘”和可观的股息,是否足以补偿其转型成功前的种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