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主動型基金

主動型基金 (Active Fund) 指的是由一位基金經理或其團隊“主動出擊”,積極管理投資組合的一種基金。與其兄弟——被動型基金——的“隨大流”策略不同,主動型基金的目標不是簡單複製市場表現,而是要超越市場。基金經理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船長,根據對經濟、行業和公司的深入研究,不斷調整航向(買賣股票債券等資產),試圖避開風浪、抓住順風,最終跑贏特定的業績基準(例如:滬深300指數)。他們追求的,是投資界閃閃發光的“alpha”,也就是超越市場基準的超額回報。這份“主動”,自然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對經理人能力的極大考驗。

主動型基金是如何運作的

想像一下,你不是在菜市場買“一籃子菜”(就像買入追蹤整個市場的指数型基金),而是聘請了一位米其林星級主廚,讓他為你精心挑選食材並烹飪一道獨一無二的佳餚。這位主廚就是主動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主廚(基金經理)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這一切努力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超越其業績基準的投資回報。

主動型基金的優點與挑戰

優點:追求超額收益的潛力

挑戰:高費用與經理風險

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主動型基金

作為一名信奉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在面對主動型基金時,會像偵探一樣,帶著審慎和批判的眼光去評估。

  1. 理念是否契合: 價值投資者會優先選擇那些投資理念與自己高度一致的基金經理——他們是否也專注於尋找被市場低估的公司?是否也強調安全邊際?是否具備長期持有的耐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2. 費用是天敵: 價值投資的核心之一是關注成本。高昂的費用是橫在投資回報面前的一座大山。價值投資者會仔細計算,基金經理潛在的超額收益(alpha)是否足以覆蓋這筆不菲的開銷。
  3. 警惕“偽裝者”: 有些基金名為“主動”,實則其持倉與對標指數高度重合,卻收取高額主動管理費。價值投資者會借助“主動份額 (Active Share)”等指標,來識別這些“偽指數基金 (closet indexer)”,避免為名不副實的服務買單。一個高主動份額的基金,才意味著基金經理真正在做著與眾不同的“主動”選擇。

投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