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与我们熟知的“消费互联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说消费互联网(如淘宝、微信、抖音)是通过技术连接了“人”与“人”、“人”与“商品/服务”,那么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就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连接、改造和赋能各行各业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升。它不是简单地让工厂开个网店,而是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数字工具箱”,对传统产业进行一场从“毛细血管”到“主动脉”的系统性升级,其主战场在于企业端(B2B),而非消费者端(B2C)。

产业互联网:不止是“上网”那么简单

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 假设你开了一家生意火爆的连锁面馆。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你的运营重点可能是:

这些操作无疑能帮你多卖出几碗面,但它们本质上还是围绕着“营销”和“交易”这两个环节。你的后厨怎么管理?面粉、牛肉这些原材料如何采购才能成本最低、最新鲜?如何预测明天哪个浇头的面会卖得最好,提前备货?这些核心的生产经营问题,消费互联网触及得并不深。 而“产业互联网”要做的,正是深入到面馆的“后厨重地”和“供应链仓库”。它可能会这样改造你的面馆:

看到了吗?产业互联网就像一个无形的“超级店长”+“供应链专家”+“财务顾问”,它重塑的是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和智能水平。这场变革,正在制造业、农业、医疗、物流、能源等所有传统行业悄然发生。

为什么产业互联网是价值投资者的“新大陆”?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相比已经巨头林立、竞争白热化的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无疑是一片充满机会的“新大陆”。它的魅力主要体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何挖掘产业互联网中的投资机会?

面对这片广阔的蓝海,投资者该如何“淘金”呢?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方向入手,并结合一套实用的评估清单。

两大淘金路径

  1. 路径一:投资“卖水者”和“工具商”

在19世纪的美国淘金热中,最赚钱的不是淘金的矿工,而是向矿工出售铲子、牛仔裤和提供服务的商人。在产业互联网的浪潮中,这些“卖水者”就是提供底层技术和通用工具的公司。

  1. 路径二:投资被成功改造的“新矿主”

另一条路径是寻找那些在自己的行业里,率先并成功利用产业互联网进行自我改造的传统企业。它们通过数字化升级,甩开了竞争对手,建立了新的竞争优势。比如,一家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柔性生产线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响应小批量、定制化的市场需求,那么它的毛利率和市场份额就可能远超同行。识别并投资这样的“新矿主”,同样能获得丰厚回报。

投资者的评估清单

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在评估一家具体的产业互联网公司时,都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维度:

它是在卖一次性的项目,还是在卖可重复订阅的服务?后者(SaaS模式)通常意味着更稳定的收入和更高的估值。公司的收入增长,是依赖不断拓展新客户,还是能让老客户持续增加消费(续费率和净收入留存率是关键指标)?

如前所述,深入分析其护城河的来源。它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深度嵌入了客户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更换它的产品有多麻烦?它的平台是否存在网络效应?它是否积累了独特且难以复制的行业数据?

产业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层,必须是“双料专家”。团队中既要有深刻理解行业痛点的“老人”,也要有精通前沿技术的“新人”。只有这种复合型团队,才能设计出真正能落地、解决问题的产品,而不是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技术噱头。

除了传统的营收、净利率等指标,要特别关注一些SaaS业务的关键指标,例如:

投资产业互联网的“避坑指南”

机会虽好,陷阱也不少。作为理性的投资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结语: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

总而言之,产业互联网不是一个短暂的风口,而是一场深刻、广泛且持久的经济结构性变革。它将像过去的蒸汽机、电力一样,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充满宝藏的时代已经开启。通过深入理解其商业本质,聚焦于那些拥有宽阔护城河、能为客户创造真实价值、并由优秀管理层领导的公司,我们就有机会分享这场时代变革带来的巨大红利,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