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价格一致性条款

价格一致性条款 (Price Parity Clause),在风险投资领域更广为人知的别称是最惠国待遇条款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 MFN)。请别被它听起来颇具国际范儿的名字吓到,它的核心思想其实和你逛商场时看到的“买贵退差价”承诺异曲同工。简单来说,它是一项保护早期投资者的合同条款,向他们承诺:如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公司以更优惠的价格向新的投资者发行了股份,那么这位早期投资者将自动享受到同等优惠的价格。这就像给早期投资者的投资上了一份“价格保险”,确保他们这些最早的“伯乐”不会在价格上输给后来的“跟风者”。

为什么需要价格一致性条款?一个关于“早鸟票”的故事

想象一下,一场万众期待的超级巨星演唱会即将举办。主办方为了感谢最早支持的铁杆粉丝,提前推出了一批“天使早鸟票”,每张售价500元。你,作为一名资深粉丝,毫不犹豫地抢购了一张,心想着自己用真金白银最早表达了支持,理应获得最优惠的待遇。 然而,由于后续宣传不力,临近开唱时,仍有大量门票滞销。主办方为了清空库存,无奈之下决定“挥泪大甩卖”,以每张250元的价格向路人兜售。这时,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想必是五味杂陈。你冒着最大的不确定性(万一演唱会取消呢?),付出了最早的信任,结果却成了“大冤种”,买得比谁都贵。 在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的世界里,天使投资人和种子轮投资者扮演的就是这些购买“天使早鸟票”的铁杆粉丝。他们投资的公司往往只有一个想法、一个原型,甚至只有一个充满激情的创始人。他们承担的风险是所有投资者中最高的。作为高风险的回报,他们理应在估值上获得最大的折扣,即以最低的单位价格购入公司股权。 但商业世界风云变幻。如果公司发展不如预期,在进行下一轮(比如A轮融资)股权融资时,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个比上一轮更低的估值来吸引新的资金。这就是所谓的折价融资 (Down Round)。这意味着,后来的投资者反而用更少的钱买到了等量的股份。这对冒着最大风险的早期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一种打击。 为了解决这个“早鸟悖论”,价格一致性条款(MFN)应运而生。它就像主办方在你买票时递给你的一张“保价卡”,上面写着:“尊敬的铁杆粉丝,感谢您的支持!我们郑重承诺,在正式开唱前,如果出现任何票价低于您购买价格的情况,我们将自动为您补足差价!” 这份承诺,让早期投资者可以更安心地“下注”。

价格一致性条款是如何运作的?拆解“魔法”契约

当这份“价格保险”被触发时,它是如何兑现承诺的呢?其运作机制通常围绕着两个核心问题:何时触发和如何补偿。

触发条件:何时启动“价格匹配”?

价格一致性条款的“警报”通常会在公司进行后续合格股权融资时,且新一轮融资的有效价格低于本轮投资者支付的价格时被拉响。 这里的关键词是“有效价格”。有时候,新一轮融资的条款会非常复杂,可能包含各种复杂的优先权利或许可权证,使得其名义上的单位股价具有欺骗性。因此,在专业的投资协议中,会明确定义如何计算“有效价格”,以确保公平性,防止公司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绕开MFN条款。 例如,条款会明确规定,只有一定规模以上(如总融资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融资才会触发MFN,以排除一些小额、非典型的股权交易。

补偿机制:如何实现“待遇一致”?

一旦条款被触发,早期投资者将获得补偿,使其投资的“性价比”与新投资者看齐。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