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缺乏弹性(Price Inelasticity),是需求弹性的一种表现。通俗地说,就是当一个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变化不大。想象一下食盐,就算它涨价一倍,你大概还是会买,因为做菜少不了;就算它半价促销,你也不会因此把盐当饭吃。这种“价格动而需求不动”的现象,就是价格缺乏弹性。它通常出现在那些我们离不开、或者很难找到替代品的商品上,是价值投资者眼中寻找优质企业的重要线索。
价格缺乏弹性,本质上是企业拥有强大定价权的体现。这种“任性”的底气,通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信奉“用好价格买好公司”的价值投资者来说,识别出具有价格缺乏弹性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就像找到了一个能持续创造价值的宝藏。
拥有定价权的公司,是抵御通货膨胀的绝佳利器。当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上涨时,这类公司可以从容地将增加的成本通过提价转移给消费者,而不会导致客户大量流失。这保证了它们的利润率能保持稳定甚至提升,使企业仿佛一台能源源不断产生现金的“印钞机”。
价格缺乏弹性是公司拥有宽阔护城河的最直观、最有效的证明之一。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将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比喻为“护城河”。无论是品牌忠诚度、转换成本还是专利技术,这些赋予产品价格弹性的因素,正是构筑护城河的“砖石”。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可以有效地将竞争者挡在城外,保护城内的企业长期享有超额利润。
在投资实践中,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方法来“侦察”一家公司是否具有价格缺乏弹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