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平均盈利 (Normalized Earnings),是价值投资的创始人本杰明·格雷厄姆极力推崇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一家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而对公司过去数年(通常是一个完整的商业周期,约7-10年)的净利润进行平均计算后得出的数值。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抚平”经济波动和偶然事件对单一年份利润的干扰,如同用慢镜头回放一场比赛,让你看清运动员的真实水平,而非仅仅捕捉某个瞬间的精彩或失误。它帮助投资者拨开短期业绩的迷雾,看到企业内在价值的坚实地面。
想象一下,你班里有个同学,某次模拟考突然考了全年级第一,你会立刻断定他是最顶尖的学霸吗?恐怕不会。你可能会想看看他过去和未来的几次成绩,才能下个更靠谱的结论。评估一家公司也是同理,只看一年的利润报告,很容易掉进下面这些“陷阱”:
因此,着眼于企业平均盈利,就是为了剔除这些偶然的、不可持续的因素,找到一个能够代表公司“正常发挥”水平的盈利基准。
计算企业平均盈利并不复杂,就像给一组数字求平均分一样。
企业平均盈利最经典的用途,就是用来计算一个更可靠的估值指标——平均市盈率。 传统的市盈率公式是:股价 / 上一年的每股收益。 而使用企业平均盈利后,公式变为:股价 / 过去数年的平均每股收益。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会因为某一年的利润暴增而让市盈率显得极低(貌似便宜),也不会因为某一年的亏损而让市盈率变得极高甚至为负(貌似昂贵或无法计算)。它提供了一个更稳健的估值锚点。
在你的投资工具箱里,“企业平均盈利”这个工具虽然朴素,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能带给你以下宝贵的启示:
当然,企业平均盈利并非万能灵药。它更适用于那些商业模式稳定、有较长经营历史的公司。对于初创企业或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公司,其历史数据的参考价值会大打折扣。但无论如何,它所蕴含的“以史为鉴、着眼长远”的哲学思想,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应该深入理解和学习的。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它穿越周期的平均赚钱能力究竟如何?它的护城河能否保证这种能力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