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 System),是一种证券交易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有一批被称为“做市商”(Market Maker)的特殊参与者,它们通常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它们的“工作职责”就是为某一只或几只特定的证券,同时报出自己愿意买入的价格(买入价)和卖出的价格(卖出价)。这就好比在菜市场里,有一个永远敞开大门的官方指定“收菜/卖菜”的摊位,无论你想买还是想卖某种菜,他都随时奉陪。这种制度确保了市场上的投资者,在想交易的时候,总能找到对手方(也就是做市商),从而让市场“活”起来,大大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这套玩法在纳斯达克(NASDAQ)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OTC Market)等国际市场上非常普遍。

做市商是如何“做市”的?

做市商的核心工作方法,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双向报价(Two-way Quotation)。 想象一下,做市商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报关员,它会针对某只股票,同时举起两个牌子:

任何时候,普通投资者都可以选择:

  1. 卖出:以10.00元的价格将股票卖给做市商。
  2. 买入:以10.05元的价格从做市商手中购买股票。

通过这种方式,做市商为市场提供了不间断的买卖机会,确保了交易的连续性。无论市场冷清还是火爆,只要开市,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与你交易。

做市商:市场的“润滑剂”与“稳定器”

做市商在市场中扮演着两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就像机器的润滑剂和船只的压舱石。

做市商的“生财之道”:一买一卖间的秘密

做市商不是慈善家,它们提供服务自然是为了盈利。它们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 细心的你会发现,做市商的卖出价(Ask)永远高于买入价(Bid)。以上面的例子来说: 卖出价 10.05元 - 买入价 10.00元 = 0.05元 这0.05元的差价,就是做市商完成“一买一卖”一次完整交易后,在不考虑股价自身波动的情况下所赚取的毛利。通过成千上万次这样的微小差价交易,积少成多,就构成了做市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当然,这份钱赚得也并不轻松,因为做市商需要持有一定的股票库存,如果股价走势判断失误,它们将面临库存贬值的风险。

与我们更熟悉的竞价制度有何不同?

我们A股投资者更熟悉的交易方式是指令驱动市场(Order-driven Market),也叫竞价制度(Auction System)

简单比喻,竞价制度像一个“自由市场”,买家和卖家直接讨价还价;而做市商制度则像一个有“中间批发商”的市场,你的一切买卖都通过这个批发商来完成。

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作为一名以发掘企业内在价值为己任的价值投资者,我们能从做市商制度中得到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