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指數基金(Closet Indexing),又称‘指数跟随者’(Index Hugger),是指那些名义上属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收取较高的管理费,但其投资组合的构建和业绩表现却与某个基准指数高度相似的基金。这类基金就像一位宣称要带你寻宝探险、却只在公园标准路线上散步的导游——他收取了探险的高昂费用,提供的却是最普通的服务。对于投资者而言,伪指数基金意味着“为主动管理付了费,却只得到了被动管理的回报”,是投资中需要警惕的价值陷阱。
伪指数基金的核心问题在于言行不一和质价不符。它向投资者承诺通过基金经理的专业选股能力跑赢市场,创造阿尔法收益(Alpha),但实际操作上却为了规避风险或迎合考核,选择紧紧跟随市场指数,主要赚取市场普涨的贝塔收益(Beta)。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虽然无法亲临基金公司审查基金经理的工作,但可以借助几个关键指标,像侦探一样,通过数据识破伪装。
积极份额是衡量基金投资组合与其基准指数差异程度的黄金指标,可以说是伪指数基金的“照妖镜”。它的数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
一般来说,一只真正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其积极份额应该在60%以上,优秀的甚至会超过80%。如果一只基金宣称自己是主动管理,但积极份额却长期低于60%,那么它有很大的“伪指数”嫌疑。
跟踪误差衡量的是基金的净值波动与基准指数波动的偏离度。
除了上述两个核心指标,还可以关注:
从价值投资的理念出发,我们投资的是一家公司或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投资于基金,我们购买的则是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投资策略这份“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