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常被投资者和媒体简称为“两会”之一(另一个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听起来可能像是一个遥远又严肃的政治术语,与我们日常关心的股价涨跌、公司财报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将中国经济看作一个超级庞大的公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文简称“人大”)就扮演着这家公司“最高级别的年度董事会”的角色。它决定了公司未来一年的战略方向、预算开支、重大项目和内部规章。因此,读懂人大释放的信号,对于任何一位希望在中国市场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
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都会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写一封股东信,信中会阐述公司的经营状况、未来的战略以及他对整体经济环境的看法。这封信被全球投资者奉为圭臬,因为它清晰地揭示了“伯克希尔号”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 同样地,每年春天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尤其是会议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相当于“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国务院总理)向全体“股东”(全国人民)所作的“年度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以及相关的会议文件,系统性地回答了以下几个价值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投资的本质是寻找那些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优秀企业,并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长期持有。而一家公司的“护城河”能否稳固,未来能否持续创造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的赛道以及外部的宏观环境。人大的各项决策,正是塑造这个宏观环境和定义赛道前景最根本的力量。忽视它,无异于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却不看天气预报和海图。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研究所有会议文件。只需要像一位精明的侦探,聚焦于以下三份最核心的文件,就能从中发现宝贵的投资线索。
如果说人大的所有文件中只能选一份来读,那无疑是《政府工作报告》。它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是每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挖掘”这份报告:
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是年度战术地图,那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简称“五年规划”)就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航海图。人大每五年会审议和批准一个新的五年规划,它为中长期的投资布局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宏观视角。
“听其言,观其行”,如果说报告和规划是“言”,那么国家财政预算报告就是“行”。这份文件用真金白银揭示了国家资源的具体投向,是验证政策决心的最终试金石。
理解了人大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该看哪些文件,但这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宏观信息转化为具体的投资决策,还需要遵循以下心法:
对于中国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政治新闻,而是一个充满洞见和机遇的“情报金矿”。它就像一扇窗,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意图。学会像CEO阅读董事会决议那样去解读人大,将宏观的“大气候”与微观的企业“小生态”相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市场的风浪,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寻找到那些最确定的长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