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业务成本(Other Business Costs)是指企业除了主营业务活动之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或支出。它就像一家餐厅老板,除了卖饭菜(主营业务),偶尔还把多余的食材卖给邻居,这卖食材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就是“其他业务成本”。这个科目通常与“其他业务收入”成对出现,是衡量公司“副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它有助于判断公司的业务是否专注,以及其“副业”是否真的在创造价值,而不是一个烧钱的爱好。
“其他业务成本”像一个杂货篮,装着各种与主业无关的成本。虽然叫“其他”,但并非无足轻重。了解其构成,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懂一家公司的“家底”。
假设一家名为“飞天地毯厂”的公司,其主业是生产和销售地毯。
想找到“其他业务成本”非常简单,只需两步:
分析时,切勿孤立地看这个数字。一定要将它与“其他业务收入”配对分析,计算出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成本)。这个差额才是“副业”给公司带来的真正贡献,是正向的“外快”还是反向的“拖累”,一目了然。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其他业务成本”不仅是一个会计科目,更是一面能照出公司品性的镜子。
伟大的公司通常都极其专注。沃伦·巴菲特反复强调企业要有宽阔的护城河,并专注于加深、加宽这条河。如果一家公司的“其他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收入”常年居高不下,且与主业关联度很低,这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它意味着管理层的精力被分散,资源被挪用,公司可能正在偏离其核心航道,做着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也就是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
价值投资者喜欢的是持续稳定、可预测的利润。因此,需要辨别“其他业务”是“一次性买卖”还是“长期饭票”。
当你在财报中看到以下情况时,需要多留一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