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内含价值倍数

内含价值倍数 (Price to Embedded Value, P/EV) 是专门用于评估保险公司价值的核心估值指标。可以把它想象成保险股“特供版”的市净率(P/B)。它的计算公式是用公司的市值除以其内含价值(EV)。这个比率衡量了市场价格相对于公司当前业务内在价值的溢价或折价情况。一般来说,较低的P/EV倍数可能意味着公司被低估,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安全边际;而较高的倍数则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

什么是内含价值倍数?

要理解内含价值倍数,我们先得把它拆开来看。 公式: 内含价值倍数 (P/EV) = 市值 / 内含价值 (EV) 这个公式的分子“市值”很好理解,就是一家上市公司在当前市场上的总价格。而分母“内含价值”则是理解这个指标的真正关键,也是它与市净率(P/B)等常规指标的根本区别。

核心概念:内含价值(EV)

如果说净资产是一家公司在某个时间点的“资产快照”,那内含价值(Embedded Value, EV)则更像是一部“小电影”,它不仅包含了“现在”,还预告了“未来”。 内含价值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打个比方:假设你经营着一个果园。调整后净资产就好比你果园的土地、拖拉机、仓库以及已经摘下来准备卖的苹果的总价值。而有效业务价值,则是果园里所有树上还未成熟的苹果,以及未来几年这些树将结出的所有苹果,预计能卖多少钱,再折算成今天的钱。两者相加,就是你整个果园的“内含价值”。

如何运用内含价值倍数?

内含价值倍数是衡量保险股贵贱的一把核心标尺。

  1. 横向比较的利器: 投资者可以用它来比较不同保险公司的估值水平。在其他条件类似的情况下,一家P/EV为0.8的公司,通常被认为比P/EV为1.2的公司更便宜。
  2. “1”是重要的分水岭:
    • P/EV < 1: 意味着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含价值。这就像你用低于果园(土地+未来收成)本身价值的钱就买下了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交易。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安全边际
    • P/EV > 1: 意味着市场愿意为这家公司支付“溢价”。这个溢价通常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创造新业务能力的信心。投资者看好它不仅能守住现有“果园”,还能不断开疆拓土,种出更多更高品质的“新果树”。这部分溢价,我们通常用新业务价值(Value of New Business, VNB)来衡量。

不仅仅是看数字大小

和所有估值指标一样,我们不能孤立地、机械地使用P/EV。一个公司的P/EV是高是低,背后有其复杂的原因。

投资启示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内含价值倍数提供了独特的洞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