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杨明超,中国当代知名的价值投资实践者,“明超资本”创始人。他以其对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本土化应用而闻名,被誉为“企业侦探式”的投资家。杨明超的投资哲学核心在于,以实业家的眼光,通过深度研究,寻找具备宽阔护城河的优秀企业,在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入,并作为长期股东与企业共同成长。他倡导的“慢、稳、准”的投资风格,对追求长期、可持续回报的普通投资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其理念不仅是投资技巧,更是一种结合了商业智慧与生活哲学的思维方式。
杨明超的投资体系构建在一个简单但坚固的基石之上:投资的本质是认知变现。他认为,市场的短期波动是情绪的宣泄,而长期回报则源于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他的哲学可以概括为三个紧密相连的支点。
这是价值投资流派的共同追求,但杨明超对此有其独特的诠释。他将这个理念拆解为两个问题:什么是“好公司”? 和 什么是“便宜”?
杨明超认为,一家好公司首先必须是一台优质的“复利机器”。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持续创造高股东回报率 (ROE),还能将赚取的利润进行高效的再投资,从而实现价值的滚雪球式增长。他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筛选:
在杨明超看来,再好的公司,如果买入价格过高,也可能是一笔糟糕的投资。他对于“便宜”的定义,并非指股价的绝对高低,而是指市场价格相对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折扣。这个折扣,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安全边际”。他会运用多种估值方法,如现金流折现 (DCF)模型、市盈率 (P/E)估值等,综合判断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然后耐心等待市场先生犯错,给出一个具备足够安全边际的买入价格。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买股票就像在超市买打折的优质罐头,我们不仅要确认罐头是顶级的,还要等到它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市场恐慌)打了五折甚至更低时才出手。”
查理·芒格关于“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的思想是杨明超的另一条行为准则。他坚信,投资人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波动,而是对自己所投领域的一无所知。 他反复强调,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精通所有行业。因此,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诚实地界定自己能理解的领域,并坚守在这个圈子内做投资决策。对于能力圈之外的机会,无论看起来多么诱人,他的选择只有一个:放弃。 例如,杨明超的团队长期深耕于消费品和互联网服务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商业模式相对稳定,产品和用户行为容易理解和跟踪。而对于生物科技、半导体等技术迭代迅速、专业壁垒极高的行业,即使市场热度再高,他也会保持敬畏和距离。他认为:“在牌桌上,如果你看不出谁是傻瓜,那么那个傻瓜很可能就是你自己。投资也是如此,在一个你不懂的领域里,你就是那个待收割的‘傻瓜’。”
杨明超是“市场先生” (Mr. Market) 寓言的忠实信徒。他将市场拟人化为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合伙人,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要么极度乐观(高价),要么极度悲观(低价),让你买入或卖出你们共同拥有的企业股权。 杨明超的策略是:
如果说投资哲学是“道”,那么实战心法就是“术”。杨明超将深刻的哲思,转化为了一套严谨、可执行的投资流程。
杨明超的团队以其“掘地三尺”式的研究风格而著称。他们认为,仅仅阅读公开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基本面分析的第一步。他们的研究更像是一场商业侦探行动。
杨明超认为,只有通过这种360度的立体研究,才能真正建立起对一家公司的深刻理解,从而在市场恐慌时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勇气和定力。
“我们买入的不是一串代码,而是一家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这是杨明超反复强调的观念。基于此,他的持有哲学展现出极大的耐心。
1. 基本面恶化: 公司的护城河受到侵蚀,或者管理层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导致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下降。
2. **价格严重高估:** 市场情绪极度乐观,股价已经远远透支了未来多年的成长,安全边际消失甚至为负。 3. **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 出现了一家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公司,但其价格更为低廉,具备更高的预期回报率。
在杨明超的词典里,风险不是波动性,而是资本的永久性损失。他控制风险的核心武器,依然是“安全边际”。 他有一个著名的“体重与电梯”比喻:假设一部电梯的额定载重是1000公斤,你会让10个体重100公斤的人同时乘坐吗?理论上可以,但任何一点意外(比如有人多背了个包)都可能导致危险。一个理性的做法,是只让5个或6个这样的人乘坐。这空余出来的400-500公斤,就是安全边际。 在投资中,假设通过严谨分析,你判断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每股100元。如果你在95元买入,那么安全边际微乎其微。而杨明超会耐心等待,直到股价跌到60元甚至50元,才开始分批买入。这40-50元的差价,就是他抵御各种“意外”的缓冲垫——可能是你对价值的判断过于乐观,可能是公司突发“黑天鹅”事件,也可能是市场持续非理性下跌。正是这笔看似“保守”的计算,构成了他投资体系中最坚固的防线。
杨明超的投资智慧并非高不可攀,其核心思想对普通投资者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普通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涨杀跌,被市场的贪婪与恐惧所裹挟。杨明超的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投资收益,源于你比市场大众对一家公司有着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因此,与其花时间去打听“内幕消息”,不如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两家你身边的、能看懂的好公司。
渴望一夜暴富是投资的大敌。杨明超的成功,建立在长期的耐心和对复利力量的极致信任之上。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要追求每年翻倍的神话,而是设定一个合理的长期回报预期(例如年化15%),然后通过持续学习和耐心持有,让时间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你不需要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作为一名医生,你可能比任何基金经理都更懂医药行业;作为一名程序员,你对科技公司的理解可能远超常人。从你最熟悉的行业和公司入手,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只赚自己看得懂的钱,这是最朴素也最有效的投资原则。
这是沃伦·巴菲特的名言,也是杨明超投资哲学的精髓。请永远在买入任何资产前,问自己两个问题:“它到底值多少钱?” 和 “我现在需要花多少钱买?”。只有当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远低于第一个时,才是一笔好的投资。学会区分价格与价值,你就掌握了价值投资的钥匙,推开了一扇通往财务自由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