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卡特尔

卡特尔 (Cartel) 想象一下,在一条街上,所有卖炸鸡的店铺老板秘密开了个会,约定好大家以后都卖一个价,谁也不许降价。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打价格战了,大家都能安稳地赚大钱。这就是卡特尔。它本质上是一种寡头市场中的厂商攻守同盟,通过明确的协议来控制商品价格、产量或瓜分市场,从而像一个垄断者一样攫取高额利润。这种行为在大多数国家都是非法的,因为它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扼杀了市场竞争。

卡特尔的“双刃剑”效应

卡特尔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从不同角度看,它既是某些公司梦寐以求的“利润天堂”,也是投资者需要警惕的“高压红线”。

投资中的“好”卡特尔:寻找隐性定价权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我们当然不能投资于那些从事非法价格操纵的公司。但是,卡特尔背后的商业逻辑却极具启发性:寻找那些拥有类似卡特尔优势,但又完全合法的公司。 我们寻找的,并非是偷偷摸摸开会串通价格的企业,而是在行业演变中自然形成的、竞争格局良性的“准卡特尔”结构。在这样的行业里: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就偏爱这种类型的公司,他曾说:“我喜欢的生意是那种在20年后依然能够存在的,并且能够产生比现在更多收益的生意。” 这种生意,往往就存在于竞争格局稳定、近似“合法卡特尔”的行业中。

投资中的“坏”卡特尔:警惕监管风险

真正的卡特尔是投资中的“陷阱”,因为它面临两大致命风险:

投资者的行动指南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卡特尔”这个概念呢?

  1. 第一步:分析行业格局。 放弃寻找那些真正搞非法垄断的公司。转而去研究一个行业的竞争结构。这个行业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恶性竞争,还是“三足鼎立”的稳定格局?关注那些行业集中度高、进入门槛高、竞争者数量少的领域。
  2. 第二步:识别龙头企业的“软实力”。 考察行业龙头是否具有真正的定价权。可以观察历史数据,当原材料成本上涨时,公司能否顺利地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下游客户?当它提价时,竞争对手是跟进还是削价竞争?
  3. 第三步:保持警惕。 如果一个行业内所有公司的利润率都高得“不合常理”,且找不到合理的商业解释(如技术专利、品牌优势等),那就需要多留一个心眼。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脆弱的、不可持续的非法协议,随时可能暴雷。

一句话总结: 投资的智慧,不是去触碰非法的卡特尔,而是去发现和拥抱那些因卓越的商业模式和良性的竞争格局而自然形成的、能够合法享受“卡特尔式”利润的伟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