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兹勒姆·图雷西 (Özlem Türeci),德裔土耳其科学家、免疫学家、企业家。她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疗官。图雷西博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家,但她与其丈夫乌尔·沙欣 (Uğur Şahin) 共同领导BioNTech,在2020年以创纪录的速度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获批的mRNA (信使核糖核酸) 新冠疫苗,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资本市场,并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教科书级的案例。她的职业生涯完美诠释了远见、专注、专业深度与企业家精神如何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在《投资大辞典》中,图雷西不仅是一个人物,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投资于改变世界的核心科技与卓越创始人的投资哲学。
要理解图雷西为投资者带来的启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她的人生轨迹。她的故事并非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一部关于科学信念与商业耐心的史诗。
图雷西出生于德国,父母是来自土耳其的移民。她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在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就对医学和救死扶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最终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医生。然而,在行医过程中,她发现传统疗法在面对癌症等重大疾病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她渴望找到更根本、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份强烈的使命感,让她与未来的丈夫、同样是科学家的乌尔·沙欣一拍即合。他们都坚信,人体的免疫系统本身就是对抗疾病最强大的武器,关键在于如何“唤醒”和“引导”它。这个共同的愿景,促使他们双双脱下白袍,投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生物技术创业领域。他们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一家名为Ganymed Pharmaceuticals的公司,专注于开发针对癌症的单克隆抗体疗法,该公司后来在2016年被安斯泰来 (Astellas Pharma) 以高达1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为他们后续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2008年,图雷西和沙欣联合创立了BioNTech。公司的核心使命是利用mRNA技术,为每一位癌症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免疫疗法。这个想法在当时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mRNA技术非常前沿,但极其不稳定,商业化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与未知。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十多年里,BioNTech一直在癌症治疗领域默默耕耘。这是一段漫长而寂寞的“冷板凳”时期。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却几乎没有任何商业化产品问世。对于大多数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公司毫无吸引力。然而,正是这段时间的积累,让BioNTech在mRNA技术平台方面建立了深不可测的护城河 (Moat)。他们不仅解决了mRNA稳定性和递送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还建立了一整套快速研发和生产的流程。这为后来应对新冠疫情的“闪电战”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厄兹勒姆·图雷西和BioNTech的成功故事,仿佛是为价值投资理念量身定做的现代寓言。它为我们揭示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应如何应用。
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曾说,他喜欢投资那些由才华横溢、充满激情的管理者经营的优秀企业。图雷西和沙欣正是这样的人。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企业。在传统行业,护城河可能是品牌、规模效应或特许经营权。而在科技时代,核心技术本身就是最坚固的护城河。
巴菲特强调投资者应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内。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BioNTech的成功,正是在其核心能力圈内的一次完美拓展。
在BioNTech的股价因新冠疫苗一飞冲天之前,它是一家在资本市场上默默无闻的公司。早期投资这家公司的股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远见。
普通投资者虽然无法像专业投资机构那样对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但可以从图雷西的案例中借鉴一种思维框架,去发掘和评估那些具备巨大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必须强调的是,BioNTech的成功是幸存者偏差的极致体现。在生物科技领域,绝大多数公司的研发都会以失败告终。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投资这类高风险高回报的公司时,务必坚持分散投资的原则,并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可以考虑通过投资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的基金(如ETF)来参与,而不是将重注押在单一公司上。
厄兹勒姆·图雷西的名字,如今已与人类战胜新冠疫情的伟大成就紧密相连。然而,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她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在科技变革时代进行价值投资的路径:回归本源,投资于那些由卓越的、有使命感的创始人领导的,拥有坚实技术护城河,并致力于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伟大企业,然后,给予他们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和耐心。 这或许才是从图雷西和BioNTech的传奇中,我们能学到的最持久、最宝贵的投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