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法 (Heuristics) 启发法,是我们大脑里内置的“经验法则”或“心理捷径”。想象一下,在信息不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大脑为了能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会自动抄近道,这就是启发法在工作。它在日常生活中帮我们节省了大量的脑力,比如“天黑了要下雨,赶紧收衣服”。然而,在充满复杂变量和概率游戏的投资世界,这条捷径常常会通向“认知陷阱”,也就是行为金融学中常说的认知偏差。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识别并规避这些由启发法导致的决策谬误,是保持理性和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一课。
启发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在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形成初步判断;另一方面,它用“模糊的正确”替代了“精确的分析”,这在需要严谨计算和逻辑推理的投资领域是极其危险的。 打个比方,凭感觉做菜,多数时候味道还不错,这是生活中的启发法;但如果是在实验室里配制化学试剂,任何“想当然”的步骤都可能导致失败甚至爆炸。投资更像是后者,它要求我们放下直觉,拿起计算器和分析框架。依赖启发法做出的投资决策,就像是闭着眼睛开上了一条充满岔路和悬崖的快车道。
以下是几种在投资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让人“掉坑”的启发法。
这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信息在记忆中被提取的难易程度来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是生动、具体、近在眼前的事情,我们越觉得它会再次发生。
这是指人们会根据一个事物与某个典型“样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属于该类别的可能性,而忽略了更具统计意义的基础概率。
这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过度依赖接收到的第一个信息(即“锚”),并以此为基准进行不充分的调整。
人们会偏爱自己熟悉的事物,认为熟悉等于安全。
理解启发法并非要我们彻底抛弃直觉,而是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约束它。沃伦·巴菲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用一套理性的商业和投资原则,战胜了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