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Draft),简称“商票”,是企业间的一种信用凭证。通俗地说,它就像一张由公司自己开出的“远期支票”或“白条”。当一家公司(买方)向另一家公司(卖方)购买商品或服务但暂时不想或不能支付现金时,就可以开出一张商票,承诺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比如3个月或6个月后)支付这笔款项。这张票据的兑付信用完全依赖于开票公司自身的信誉和偿付能力,没有银行作为担保人。因此,收到商票的企业,就相当于把一笔销售款变成了对客户的短期贷款,其安全性直接与客户的信用挂钩。

“商票”到底是什么?

要理解商票,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发生在企业间的信用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三个主要角色:

这张商票就像一个契约,规定了A公司必须在约定的未来某一天,把钱付给B公司。在此之前,B公司可以选择持有票据等待到期收款,也可以选择把它转让给自己的供应商(称为“背书转让”),或者在急需现金时,拿到市场上找金融机构打折换取现金,这个过程叫做贴现

商票 vs. 银票:信用的“靠山”大不同

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清商票和它的“亲戚”——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的风险天差地别。

正因为“靠山”不同,在金融市场上,银票的接受度和流动性远高于商票,贴现时的利率也低得多。

作为价值投资者,为什么要关注商票?

商票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一家公司真实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分析一家公司的商票情况,是进行深度研究、排查风险的重要一环。

一扇观察公司财务健康的窗口

分析一家公司的商票,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一个识别潜在风险的“排雷器”

历史上,许多陷入困境甚至暴雷的公司,其危机的前兆都体现在商票上。

投资启示录

一张小小的商票,背后是沉甸甸的信用。作为聪明的投资者,你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利用商票信息做出更优的决策:

  1. 深挖财报附注: 阅读年报时,不要只看“应收票据”的总额。一定要钻到财务报表附注里,查看商票和银票的具体构成比例。商票占比过高,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2. 审视对手信用: 如果你投资的公司持有大量商票,试着去了解这些票据的承兑人是谁。客户的质量,决定了这份“白条”的含金量。
  3. 警惕异常增长: 关注公司应付商票的变动趋势。如果一家公司在没有相应业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应付商票余额却在持续快速攀升,这很可能是财务状况恶化的迹象。
  4. 信用是核心: 归根结底,投资就是投资一家公司的未来。而商票,恰恰是衡量一家公司当下“信用”最直观的工具之一。一个珍视自身信用的公司,绝不会轻易让自己的商票变成一张无法兑付的“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