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回补

回补 (Buy to Cover) 在投资的江湖里,有看好股价上涨的多头,自然也有觉得股价会下跌的空头回补,就是专属于空头的一种操作,指的是他们买入之前借来并卖掉的股票,以结束(也就是平仓)自己的卖空头寸。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先卖后买”的反向操作。比如,你预感某只“网红”股票泡沫严重,价格会从100元暴跌。于是你从券商那里借来这只股票,并以100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卖掉。一段时间后,股价果然如你所愿跌到了60元。这时,你再从市场上以60元的价格买回同等数量的股票,还给券商。这一“买回”的动作,就是“回补”。通过这一卖一买,你就锁定了每股40元的利润。因此,回补是卖空交易获利了结或止损出局的终点。

回补的两种“姿势”:主动与被动

回补这个动作,有时是空头们的主动选择,运筹帷幄;有时则是市场所迫,身不由己。

主动回补:见好就收或壮士断腕

空头掌握着平仓的主动权时,他们的回补行为主要出于两种考虑:

被动回补:身不由己的平仓

有时候,空头并非自愿回补,而是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被迫买入股票。

来自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们通常不参与卖空这类高风险的博弈。但是,理解回补及其背后的逻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市场,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空”声嘹亮,是危是机?

当市场上针对某家公司的“空头”声音特别大(即空头净额很高)时,价值投资者应当保持警惕,但不必立刻否定。

别与趋势为敌,但要与价值为友

理解“回补”现象,最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坚守价值投资的本心。它告诉我们,股价的短期波动,有时并非完全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而是由市场上多空双方博弈、特别是空头回补这类技术性行为所驱动。价值投资者的立足点,永远是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我们要做的是在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然后耐心持有,把时间当做朋友。至于市场上的“空头”们何时回补,何时轧空,就让他们成为我们价值兑现之路上的“催化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