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原油(Benchmark Crude Oil)是全球石油市场中的“价格标尺”。想象一下,全世界开采出的石油五花八门,有的“稠”有的“稀”,有的含硫高有的含硫低,品质千差万别。如果每种油都单独定价,那市场岂不是乱成了一锅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场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交易量大、流动性好的特定原油作为定价基准。其他种类的原油在交易时,就根据自身品质与基准原油的差异,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溢价或减去一个折价。这样一来,复杂的石油交易就变得清晰有序,基准原油的价格波动也因此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石油并非一种标准化的商品。根据其密度(API度)和硫含量,可以分为轻质低硫原油(Light Sweet Crude)和重质高硫原油(Heavy Sour Crude)等不同品类。轻质低硫原油更容易提炼成汽油等高价值产品,因此通常价格更高。 如果没有一个公认的“锚”,为成百上千种不同品质的原油定价将是一项极其繁琐且低效的工作。基准原油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当人们谈论国际油价时,通常指的是以下三种最主流的基准原油,它们各自占据着不同的地理市场,共同描绘出全球石油市场的全景。
全称为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简称WTI。它是产自美国内陆的优质轻质低硫原油,是北美地区原油的定价基准。其价格通常指的是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Cushing)交割的原油价格。WTI原油期货是全球交易最活跃的商品期货之一,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进行交易。它的价格波动主要反映美国本土的供需状况。
布伦特原油(Brent Crude)产自北海的布伦特油田,同样是轻质低硫原油。它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基准,全球约三分之二的跨区域原油贸易都以它为基准进行定价。对于欧洲、非洲以及中东出口到西方的原油来说,布伦特油价是绝对的权威。它的价格更能反映全球,而非某一特定国家的供需平衡。
与WTI和布伦特不同,迪拜原油(Dubai Crude)和阿曼原油(Oman Crude)属于中等品质的含硫原油。由于中东是亚洲最重要的原油供应地,而该地区出产的原油多为此类品质,因此迪拜/阿曼原油价格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的定价基准。中国推出的原油期货(INE Crude Oil Futures)所对标的也是中质含硫原油,旨在增强亚洲在国际油价体系中的影响力。
基准原油价格的涨跌,绝不仅仅是K线图上的数字游戏,它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脉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而言,理解基准原油至关重要。
最终,基准原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洞察宏观经济的潮起潮落,并深入挖掘一家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真实“护城河”有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