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实告知

如实告知(Full and Frank Disclosure) “如实告知”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性原则,它要求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必须及时、公平、准确、完整地向公众披露所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大信息。这里的“重大信息”不分好坏,既包括公司签下大订单这样的好消息,也包括产品被召回、深陷法律诉讼等坏消息。这个原则的核心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消除投资者与公司内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在同一信息水平线上进行公平博弈。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如实告知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口号,而是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信赖、其财报数据是否可靠的“试金石”。没有了真实、全面的信息,一切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投资决策都将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为什么“如实告知”对投资者至关重要?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如实告知”是他们能够安心投资的“空气和水”,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实告知”的反面教材

当一家公司未能“如实告知”时,通常会以以下几种“伪装者”的形象出现,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慧眼识“真”?

要识别一家公司是否真正做到了“如实告知”,不能只听它说了什么,更要看它怎么说、怎么做。

  1. 阅读“枯燥”的细节: 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是信息宝库。不要只看董事长致辞和业绩摘要,一定要仔细阅读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以及风险因素等章节。魔鬼往往藏在细节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注释或风险提示,可能隐藏着最重要的信息。
  2. 倾听“诚实”的语气: 关注公司业绩发布会和股东大会上管理层的发言。他们是坦率地回答尖锐问题,还是用行业术语和套话来回避?他们是主动解释业绩波动的原因,还是将一切归咎于外部环境?一个诚实的管理层,其言语中会透出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对股东的尊重。
  3. 检验“持续”的品格: 将公司过去几年的言论和承诺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它们是否言行一致?它们设定的业绩目标是切合实际还是好高骛远?一家长期保持透明、坦诚沟通的公司,其“如实告知”的品格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