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威猛公司

威猛公司 (Wm. Wrigley Jr. Company),这家以口香糖闻名于世的百年企业,在投资界,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一个阐释“价值投资”理念的活化石。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门看似简单到极致的生意,如何能够通过构建坚固的商业壁垒,创造出惊人的长期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理解威猛公司的成功与变迁,就像是上了一堂由“股神”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亲授的投资入门课,核心要义在于:寻找那些简单、可预测、具有持久竞争优势,并且能持续产生现金的伟大企业。

威猛公司的前世今生:一块口香糖的传奇

威猛公司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戏剧性与商业智慧的史诗。它并非一开始就立志成为口香糖大王,其发家史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商业启蒙课。

从卖肥皂到口香糖大王

故事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一位名叫小威廉·瑞格理(William Wrigley Jr.)的年轻人,怀揣着32美元来到芝加哥闯天下。他最初的生意是销售父亲公司生产的“瑞格理”牌肥皂。为了促销,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买肥皂就送小苏打粉。 没想到,这个赠品大受欢迎,风头甚至盖过了主产品肥皂。瑞格理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信号,果断地调整业务重心,转而开始卖小苏打粉。为了推广小苏打粉,他又开始附送口香糖作为新的赠品。 历史再一次重演,而且是以更快的速度。顾客们对口香糖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小苏打粉。这一次,瑞格理彻底想明白了:市场的声音,就是商业的北极星。 他再次掉转船头,在1892年正式成立了威猛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口香糖这门新生意中。 这段经历给投资者的启示是深刻的:

“箭牌”恒久远,一口永流传

瑞格理深知,口香糖这种产品本身技术门槛不高,口味容易被模仿。要想建立长久的霸业,必须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起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他选择了当时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 他推出了两个传世品牌:1893年的“黄箭”(Juicy Fruit)和“白箭”(Spearmint),并在1914年推出了“绿箭”(Doublemint)。为了让品牌深入人心,瑞格理的营销手段堪称疯狂:

这种持之以恒、不计成本的品牌投入,为威猛公司构建了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护城河——无与伦比的品牌认知度

巴菲特的“糖果店”:威猛为何是价值投资的完美标的?

威猛公司的商业模式,几乎是为价值投资理论量身定做的。它完美契合了巴菲特所强调的几个核心投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和他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都对这类公司青睐有加。

简单易懂的生意

巴菲特常说:“我从不投资自己看不懂的生意。” 这就是著名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原则。 威猛公司的生意模式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生产和销售单价低、消费频率高、令人愉悦的口香糖。

相比于那些技术路线日新月异的半导体公司,或者研发成败决定生死的生物制药公司,威猛的“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

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如果说威猛公司是一座商业城堡,那么它拥有数道深邃宽广的护城河,保护其免受竞争者的侵扰。

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价值投资者最钟爱的是那些能源源不断产生现金的企业,俗称“现金奶牛”。威猛公司正是这样一头优质的奶牛。

威猛的落幕与启示:再宽的护城河也需要与时俱进

然而,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帝国。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威猛公司接受了来自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玛氏公司 (Mars, Inc.) 的收购要约,结束了其作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也参与了这笔交易,为玛氏提供了部分融资,足见其对这门生意价值的认可。 威猛的“落幕”,并非因为它衰败了,而是因为它触及了增长的天花板。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投资启示。

给投资者的三点启示

总而言之,威猛公司就像《投资大辞典》中的一个经典章节。它用自己百年的历程,生动地诠释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投资的成功,源于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优秀企业长久耐心的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