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Days Inventory Outstanding, DIO 或 Days Sales of Inventory, DSI)是衡量一家公司将存货(无论是原材料、在产品还是产成品)转化为销售额所需平均天数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和产品的销售速度。这个指标越短,通常意味着公司资金周转越快,存货积压风险越低,产品销售状况良好,营运效率高。反之,如果存货周转天数过长,则可能预示着产品滞销、管理不善,甚至存在存货贬值或过期报废的风险,导致资金被大量占用,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并分析存货周转天数,是洞察公司运营健康状况和管理层效率的关键一环。

什么是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一个基于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出的比率,它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存货与当期销售成本(也称营业成本)进行比较,再乘以一年中的天数,以得出存货从入库到销售出去平均需要多少天。

如何计算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相对简单直接:

  1. 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存货 / 销售成本) x 365天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财务概念需要理解: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平均存货是5000万元,年度销售成本是2亿元,那么它的存货周转天数就是 (5000万元 / 20000万元) x 365天 = 0.25 x 365天 = 91.25天。这意味着该公司平均每91天多一点就能把全部存货周转一遍。

存货周转天数对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存货周转天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公司的深层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

洞察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预警风险与//现金流//状况

如何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单纯看存货周转天数一个指标是不够的,价值投资需要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分析。

投资小贴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