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 Ltd.),一家曾在中国B股市场交易(代码:200152.SZ)、如今已黯然退市的航空公司。它的主基地位于山东济南,曾是连接山东半岛与全国乃至亚洲各地的重要空中桥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山东航空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它集中体现了航空业这个特殊赛道的商业本质、财务风险以及身处其中的企业可能面临的命运。通过解剖山东航空这只“麻雀”,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为何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曾对航空业避之不及,并从中汲取宝贵的价值投资教训。
山东航空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区域航空公司的发展史,也是一曲资本市场现实主义的悲歌。 1994年成立的山东航空,在2000年登陆了专为外资设立的B股市场,成为中国民航业内的一家上市公司。在初期,它凭借着山东省强大的经济活力和人口基数,业务发展迅速,一度被誉为“区域航司的优等生”。 然而,故事的转折点在于它与中国国际航空(简称“国航”)的关系。国航通过多次增持,最终成为山东航空的控股股东,将其纳入“国航系”的版图。这层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背靠国航这棵大树,山东航空在飞机引进、航线资源、维修保障等方面获得了巨大支持;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它的战略自主性受到限制,其经营决策必须服务于国航的整体战略布局,为少数股东创造价值不再是其首要目标。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全球航空业瞬间冰封,山东航空本就脆弱的财务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连续三年录得巨额亏损,净资产由正转负。当一家公司的负债超过其全部资产时,它在技术上已经破产。最终,在2023年,为了化解债务风险并整合资源,控股股东国航启动了对山东航空的全面收购,山东航空的B股股票随之终止上市。对于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彻底的失败。
山东航空的命运并非孤例,它的背后是整个航空业根深蒂固的商业困境。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个行业充满了“价值陷阱”——看起来很便宜,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不断吞噬资本的无底洞。
航空公司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一架波音或空客飞机的目录价格动辄上亿美元,机队的购买、租赁和维护费用是天文数字。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企业,即能够抵御竞争对手的持久竞争优势。然而,在航空业,坚固的护城河极其罕见。
更糟糕的是,航空公司的命运还被三只看不见的手牢牢掌控着,而这些因素完全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范围。
航空燃油通常占到航空公司总成本的20%至30%。国际原油价格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冲击航空公司的利润表。油价上涨,成本飙升;油价下跌,利润才稍有喘息之机。这种对单一生产要素的极端依赖,是商业模式中的巨大缺陷。
购买和租赁飞机通常以美元计价和结算,这形成了大量的美元负债。当人民币贬值时,这些债务的实际偿还成本就会增加,同时也会产生汇兑损失,直接侵蚀公司利润。
航空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商务活动频繁,居民旅游需求旺盛,航空公司日子红火。一旦经济进入衰退,企业会立刻削减差旅预算,家庭会推迟旅行计划,航空需求便会应声而落。新冠疫情正是这种周期性风险的极端体现,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就足以让整个行业陷入生存危机。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些本质,巴菲特在1989年投资全美航空惨败后,曾愤怒地表示:“如果一个资本家出现在小鹰镇的莱特兄弟面前,他应该本着为后人着想的善意,把他们的飞机打下来。”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航空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为投资者带来的惨痛回报。
将上述行业通病套用在山东航空身上,我们会发现它的问题更为突出。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是透视一家公司的X光片。山东航空的财报早已警灯闪烁。
与“三大航”相比,山东航空的机队规模、航线网络、品牌影响力都存在明显差距,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同时,它的成本结构又不像春秋航空那样极致,无法在低价市场获得绝对优势。它被夹在中间,战略定位模糊,竞争地位十分尴尬。这种“不大不小”的规模,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处处受制。
虽然国航的控股为山东航空提供了信用背书和资源支持,但这也引出了一个关于公司治理的深刻问题:当控股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谁会被牺牲? 在山东航空的案例中,答案是明确的。当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困境,对国航的整体报表形成拖累时,国航选择将其私有化退市,是完全理性的商业决策。这可以帮助国航更好地整合资源、化解债务,但也意味着B股市场上普通投资者的股权价值最终归零。这堂课告诉我们,投资一家拥有“强力爸爸”的子公司,需要格外审慎,因为你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山东航空的故事虽然已经落幕,但它留给投资者的教训却是永恒的。
巴菲特有句名言:“当一个声名显赫的管理者,去驾驭一家经营烂生意的公司,最后不变的会是这家公司的烂名声。” 航空业就是一个典型的“烂生意”赛道。投资的首要原则是“不亏钱”,而进入一个天生充满缺陷的行业,无异于将自己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与其在沙砾中淘金,不如一开始就选择在金矿里挖掘。
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远比利润表更能揭示其长期生存能力。对于航空、地产、银行这类高杠杆行业,债务水平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普通投资者必须学会敬畏风险,对那些负债率过高、现金流紧张的公司保持高度警惕。在顺境中过度举债扩张的公司,往往会在逆境中第一个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