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实现盈利 (Realized Profit),指的是投资者通过卖出一项资产(如股票、债券、基金等)后,真正装进口袋里的利润。它是卖出价格减去最初的买入成本及所有相关交易费用后的净收益。简单来说,只要你还没卖出,账面上赚再多钱都只是“纸上富贵”,是未实现盈利;只有当你把它卖掉,换成了实实在在的现金,这笔盈利才算“已实现”。它标志着一笔投资的终结,将浮动的账面收益转化为了确定的实际回报。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收藏家,在跳蚤市场用100元淘到了一本稀有的旧漫画。几年后,有买家出价1000元收购。这时,你账面上的“未实现盈利”是900元。这个“900元”只是一个可能性,如果漫画书不小心被水泡了,或者市场风向变了,它可能瞬间归零。 只有当你决定以1000元的价格把它卖掉,扣除可能存在的平台手续费(比如10元),你最终拿到手的9890元(1000 - 100 - 10 = 890元,此处为举例,应为890元),这才是你的已实现盈利。这笔钱你可以用来买新手机、去旅游,或者投资下一本你看好的漫画。 这个从“纸上富贵”到“真金白银”的过程,就是实现盈利。它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和安全感,但也引出了投资中最经典的抉择之一:是该见好就收,享受已实现盈利的安稳,还是应该继续持有,期待未来更大的收益?
它的计算公式非常直观: 已实现盈利 = 资产卖出总价 - (资产买入总价 + 全部交易费用) 这里的交易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手续费、佣金、印花税等。
将盈利从账面变为现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投资成功的标志,也可能成为错失更大成功的“陷阱”。
实现盈利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确定性。
然而,“落袋为安”的渴望也常常让投资者付出沉重代价。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是否卖出一家公司的标准,永远不应该是“我是否已经赚钱了”,而应该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 我们建议你只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考虑实现盈利:
记住,实现盈利只是投资流程的结果,而不应该是投资决策的出发点。 你的焦点应始终放在寻找并持有那些商业模式卓越、管理层优秀且价格合理的伟大公司上,让时间成为你最强大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