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市盈率

市盈率 (Price-to-Earnings Ratio,简称 P/E 或 PE),在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常被称为“本益比”。它是价值投资中最著名、最常用的估值指标,没有之一。简单来说,市盈率告诉我们,为了获得公司一块钱的盈利,投资者愿意支付多少钱。打个比方,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20倍,就好像你投资这家公司,在公司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需要20年才能“回本”。它就像是公司股价的一个“性价比”标签,是我们在茫茫股海中快速筛选股票、判断其贵贱的“第一把尺子”。

如何计算市盈率

市盈率的计算公式非常直观:

市盈率 = 股价 / 每股收益 (EPS)

或者,从整个公司的角度看:

市盈率 = 公司总市值 / 公司净利润

其中,“每股收益”是一年内公司为每一股股票赚到的利润。根据计算所用的“每股收益”不同,市盈率主要分为两种:

静态市盈率 (Trailing P/E)

也称为滚动市盈率。它采用的是公司过去12个月已经实现的净利润来计算。这就像看一个人的履历,数据是真实发生过的,可靠性高,但无法完全代表未来。

动态市盈率 (Forward P/E)

它采用的是市场分析师预测的公司未来12个月的净利润来计算。这就像看一个人的发展规划,充满了想象空间,更能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的预期。但请记住,预测永远是预测,可能会有“画大饼”的成分,准确性有待考验。

市盈率的投资启示

市盈率就像是股票的“标价”,但光看标价还不够,关键是得知道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

市盈率是高好还是低好?

这是一个经典问题,但答案是:不一定

把市盈率看作是股票的“相亲资料”也许更合适。一个人的资料(无论是亮眼还是普通)都只是第一印象,你需要深入了解才能做出判断。

如何正确使用市盈率?

为了避免被单一的市盈率数字误导,聪明的投资者会把它放在一个立体的框架中去考量:

市盈率的局限性

虽然市盈率非常有用,但它绝非万能。作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必须了解它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