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带量采购

带量采购(Volume-based Procurement, VBP),通常被简称为“集采”,是中国医药领域一项颠覆性的药品采购政策。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由国家组织的“超级团购”。国家医保局作为“超级买家”,将全国各地公立医院的药品需求打包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订单,然后邀请各大药厂来竞标。竞标的原则简单粗暴——“以量换价”。谁的价格最低,谁就能获得这份订单中承诺的巨大、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一模式旨在挤出药品价格中虚高的水分,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但它也彻底重塑了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盈利逻辑。

带量采购是如何运作的?

要理解带-量采购,我们不妨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打比方。 假设您和您小区所有邻居都喜欢吃某种特定品牌的苹果,但平时大家都是各买各的,价格比较贵。现在,小区业委会出面,统计了所有家庭未来一年的苹果需求量,然后直接找到果园老板谈判:“我们承诺,未来一年从您这里采购10吨苹果,您必须给我们一个最低的‘出厂价’。” 果园老板一盘算,虽然单价低了,但一下子锁定了10吨的销量,省去了所有中间商和销售成本,也无需担心苹果卖不出去,这笔生意非常划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在这个例子里:

带量采购的核心机制就是通过“承诺采购量”来换取“全球最低价”。药企一旦中标,就等于拿到了一张通往巨大市场的“铁饭票”,但代价是必须接受极低的报价,其产品的毛利率会因此被大幅压缩。

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带量采购如同一场行业地震,对不同类型的医药公司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投资逻辑。

“薄利多销”的生存挑战

对于长期依赖仿制药,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竞争者众多的“大路货”品种的药企来说,带量采购是巨大的冲击。

“创新为王”的价值凸显

另一方面,带量采购也像一个筛子,筛选出了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投资启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理解带量采购是投资医药股的必修课。它为我们提供了几点至关重要的启示:

  1. 告别“躺赢”时代: 投资医药股时,不能再简单地认为它是一个可以“躺着赚钱”的黄金赛道。必须仔细甄别,那些依靠信息不对称和销售渠道而非产品本身创造利润的公司,其估值逻辑已被彻底颠覆。
  2. 拥抱真正的创新: 未来医药投资的核心,在于寻找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 关注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在研产品管线的质量、以及拥有多少核心专利。这些才是抵御政策周期、穿越牛熊的硬实力。
  3. 审视成本与效率: 在仿制药领域,投资的焦点应从“谁的销售强”转向“谁的成本低、效率高”。拥有卓越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工艺的企业,才能在“微利时代”活下来并发展壮大。
  4. 警惕政策风险: 带量采购是一项持续深化的政策,其覆盖的药品范围在不断扩大。投资者必须将政策风险视为医药行业投资的核心变量之一,持续跟踪政策动向,避免投资逻辑被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所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