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常旅客计划

常旅客计划 (Frequent Flyer Program, FFP),通常也被称为“飞行常客奖励计划”或“里程计划”,是航空公司为吸引和留住顾客而设计的一种客户忠诚度计划。表面上看,它的运作模式很简单:旅客乘坐该航空公司的航班,累积“里程”或“积分”,这些里程可以用来兑换免费机票、升舱、酒店住宿或其他商品及服务。然而,对于一位独具慧眼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常旅客计划远非简单的促销工具。它是一个隐藏在航空公司主营业务之下的、利润丰厚且具有强大护城河效应的“第二帝国”,其商业模式的精妙程度,甚至超越了飞行本身。理解了常旅客计划,你才能真正看懂航空公司的价值。

1. 不只是“免费机票”:常旅客计划的商业本质

普通旅客将里程视为飞行的“赠品”,而投资者必须看穿表象,将其理解为一种由航空公司发行的、具有购买力的“私人货币”。这家“航空公司央行”通过发行和管理这种货币,建立了一个利润惊人的商业生态。

1.1 “看不见的货币”:里程的发行与流通

想象一下,如果一家公司拥有以接近零的成本“印钱”的能力,会是多么美妙的生意。这正是顶尖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的写照。

在这个交易中,航空公司以极低的成本(一个数据库数字)换取了银行支付的真金白银。对航空公司而言,这是一笔利润率极高的生意。据业内分析,航空公司向合作伙伴出售里程的价格通常在1.5至2.5美分/英里,而其兑换成本(即旅客用里程换机票时占用的座位成本)往往低于1美分/英里。这中间的差价,就是纯粹的、高确定性的利润。

1.2 航空公司的“第二利润中心”

长久以来,航空运输业因其重资产、高油价波动、激烈竞争等特性,被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等投资大师视为“价值毁灭的陷阱”。然而,当我们将常旅客计划单独剥离出来看时,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商业世界。 许多顶级的航空公司,其常旅客计划部门的利润贡献甚至超过了其飞行运输主业。在航空业遭遇黑天鹅事件(如2001年的“9·11”事件或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时,飞机停飞,客运收入锐减,但人们仍在刷信用卡消费,银行仍在购买里程。这使得常旅客计划成为了航空公司穿越行业周期、稳定现金流的“压舱石”。 例如,美国航空 (American Airlines) 的AAdvantage计划和达美航空 (Delta Air Lines) 的SkyMiles计划,其单独估值都曾被市场认为高达数百亿美元,有时甚至超过航空公司本身其他业务的总市值。这足以说明,投资一家航空公司,如果忽略对其常旅客计划的分析,无异于盲人摸象。

2. 从价值投资视角看常旅客计划

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曾强调,要理解一个生意的本质,就要看它如何构筑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常旅客计划正是航空公司构筑经济护城河的经典范例。

2.1 构筑宽阔的经济护城河

一条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能保护企业免受竞争对手的侵蚀。常旅客计划通过两种方式,为航空公司挖掘了这样一条深邃的护城河。

2.1.1 强大的网络效应

一个常旅客计划的价值,取决于其里程的“购买力”和“易得性”。

这种“参与者越多,网络价值越大”的特性,就是典型的网络效应。一旦某个常旅客计划在这种效应上取得领先,后来者就很难追赶。

2.1.2 高昂的转换成本

对于常旅客,尤其是高价值的商务旅客而言,转换航空公司的成本非常高。这不仅仅是经济成本,更是身份和体验的成本。

2.2 解读财务报表中的“秘密”

常旅客计划的巨大价值也会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留下蛛丝马迹,但需要投资者用心解读。 核心科目是递延收入 (Deferred Revenue)”。当航空公司向银行出售里程时,它收到了现金,但由于旅客尚未兑换里程(即服务尚未提供),这笔钱不能立即确认为收入,而是被记为一项负债,即递延收入。 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甜蜜的负债”。它代表了公司未来服务的义务,但更是公司强大预收现金能力的体现。分析这项负债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此外,在公司的年报中,管理层讨论部分(MD&A)通常会披露关于常旅客计划的重要信息,如联名卡合作协议的续签情况、会员数量增长、以及里程销售带来的现金流等。这些都是评估其“第二利润中心”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3. 投资启示:如何识别“会印钞”的航空公司

将常旅客计划的理解转化为投资决策,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3.1 关注联名信用卡的合作伙伴

一个强大的银行合作伙伴是常旅客计划成功的基石。投资者应关注:

3.2 分析里程的“通货膨胀”

和任何货币一样,里程也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航空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在未来提高兑换机票所需的里程数,这被称为“里程贬值”

3.3 评估管理层的经营智慧

优秀的管理层懂得,他们不仅仅在经营一家运输公司,更在经营一家高科技、重营销的金融服务公司

4. 结语:超越飞行的价值

常旅客计划是现代商业史上一个关于客户忠诚度、网络效应和价值创造的绝佳案例。它告诉我们,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往往隐藏在那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业务板块之中。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的任务就是拨开云雾,去发现这些“隐藏的冠军”。下次当你分析一家航空公司时,请不要只盯着它的机队规模、客座率和油价。不妨深入研究一下它的常旅客计划——这个“看不见的货币帝国”。因为在那里,你可能会发现公司真正的价值所在,以及它能否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持续飞翔的秘密。这种“第二层思维”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分析电商平台时,要看其支付和金融业务;分析社交媒体时,要看其数据和广告生态。透过主营业务的喧嚣,发现背后真正的利润引擎,是通往成功投资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