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市客 (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是全球知名的会员制仓储批发俱乐部,也是价值投资界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它的商业模式堪称零售业的一股“清流”:通过向顾客收取一笔固定的会员年费,换取以接近成本的极致低价向会员销售高品质商品的权利。这家公司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盈利手段,其绝大部分利润直接来源于会员费。这种独特的模式,使其将“顾客至上”的理念执行到了极致,也为自己构建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Moat),成为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口中“最值得学习和研究的企业之一”。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曾说,他一生中遇到的好生意,掰着指头就能数过来,而开市客(Costco)无疑是其中之一。它的“好”,在于其商业模式的设计精妙绝伦,几乎可以说是“反传统零售”的。传统零售商绞尽脑汁地想从卖给顾客的每件商品上赚取更多差价,而开市客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是理解开市客的第一把,也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想象一下,一家超市向你郑重承诺:“你每年付给我一笔固定的服务费,从今往后,我帮你全世界找好东西,并且保证只在成本价上加一点点运费和运营费就卖给你,基本不赚你商品的钱。” 这就是开市客的核心逻辑。 它的利润表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点。在大多数财年里,开市客的净利润与它收取的会员费总额惊人地接近。例如,2023财年,其会员费收入为45.8亿美元,而当年的净利润为63.1亿美元。这意味着,卖场里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的商品销售,更像是一场为了服务会员、提升会员续费率而精心策划的“大秀”,真正的利润引擎,是那个看似不起眼的会员资格。 这种模式带来了几个无与伦比的优势:
走进任何一家开市客卖场,你会发现它的商品种类并不像沃尔玛 (Walmart) 或家乐福那样繁多。一家典型的开市客门店,商品种类(SKU (Stock Keeping Unit))大约只有4000种,而一家沃尔玛超市的SKU可能超过10万种。 这种“少即是多”的策略,是开市客成功的另一个秘诀。
开市客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铁律”:所有商品的毛利率,平均不得超过14%。如果任何一款商品的毛利率超过14%,都需要经过CEO甚至董事会的批准。相比之下,普通超市的毛利率通常在20%-30%甚至更高。 这道“紧箍咒”是开市客创始人Jim Sinegal定下的,它像宪法一样规范着公司的经营。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一种商业信仰:永远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哪怕牺牲短期利润。这条红线迫使整个公司疯狂地追求效率、压缩成本,因为它知道,利润空间是自己给自己限定的,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运营做到极致。 当竞争对手想通过提价来增加利润时,开市客想的却是“我还能不能再便宜一点?”这种思维方式,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消费者心中“开市客=低价优质”的牢固心智,构成了其护城河中最坚固的一块砖。
如果说会员制是开市客的骨架,那么其自有品牌——科克兰 (Kirkland Signature)——就是它丰满的血肉。 科克兰品牌于1995年推出,其定位非常清晰:品质等于或超过主流名牌,但价格远低于它们。从坚果、牛奶、咖啡豆到服装、保健品、甚至汽油,科克兰无处不在,贡献了开市客超过四分之一的销售额。 科克兰的成功之处在于:
查理·芒格对开市客的喜爱毫不掩饰,他不仅是其长期股东,更在多个场合将其奉为商业模式的典范。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审视,开市客几乎满足了一切“伟大企业”的标准。
开市客的护城河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而是一个由多种优势交织而成的、不断自我加固的强大体系。
芒格曾强调,他投资时非常看重企业文化和管理层的德行。开市客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公司善待员工,支付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和福利。这带来了极低的员工流失率和极高的员工满意度。 快乐的员工会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而优质的服务体验又会转化为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种“善待员工 → 优质服务 → 顾客满意 → 公司盈利 → 善待员工”的良性循环,是许多公司渴望但难以复制的软实力。它证明了商业上的成功与道德上的正确可以并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
著名管理学家Jim Collins在其经典著作《从优秀到卓越》 (Good to Great) 中提出了“飞轮效应”的概念,用以描述优秀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市客的商业模式,正是“飞轮效应”的完美体现:
1. **以极致低价为会员创造巨大价值。** 2. **吸引更多会员,并维持极高的续费率。** 3. **会员基数和消费额的增长,带来更大的采购规模。** 4. **巨大的采购规模让公司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低的成本。** 5. **成本降低后,公司将节省下来的钱再次让利给会员,提供更低的价格(回到第1步)。**
这个飞轮每转动一圈,其动能就增强一分,让公司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大。同时,飞轮转动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又为开设新店、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燃料,驱动着公司的长期增长。
研究开市客这样的公司,不仅能让我们理解什么是伟大的生意,更能为我们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深刻的启示。
投资开市客的第一课,就是要深入理解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只把它看作一个“卖东西的超市”,用传统的零售业估值模型去分析它,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它的本质是一家“会员服务公司”,商品销售只是它服务会员的手段。这提醒我们,成功的投资始于对商业本质的深刻洞见。不要被股价的短期波动所迷惑,而要问自己:“我真的理解这家公司是如何赚钱的,以及它为什么能持续赚钱吗?”
巴菲特的名言是:“宁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也不要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公司。” 开市客无疑是那家“伟大的公司”。但正因如此,市场也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其股票的市盈率 (P/E Ratio) 常常处于高位。 这就给投资者带来了挑战:一家伟大的公司,在什么样的价格下才是一笔好的投资?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对于一家像开市客这样拥有强大护城河和持续增长能力的公司,用略高的估值买入,长期来看可能依然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然而,投资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安全边际”,即买入价格要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 因此,投资者在面对开市客这样的“明星股”时,需要保持冷静。一方面要充分认可其商业模式的卓越和护城河的宽阔,另一方面也要对其估值水平进行审慎的评估,避免在市场情绪最狂热的时候,以过高的价格买入,从而透支了未来多年的回报。
开市客的故事,是对长期主义的最好颂歌。它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理念,放弃了无数可以赚快钱、提升短期利润的机会,最终却为长期股东创造了惊人的价值。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投资者,我们也应该拥抱长期主义。投资的成功,往往不取决于我们能否精准预测市场的短期涨跌,而在于我们能否找到那些拥有正确价值观、致力于创造长期价值的伟大企业,并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念长期持有它们,与它们共同成长。在充满噪音和诱惑的资本市场里,开市客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通往价值投资成功彼岸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