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张坤

张坤,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价值投资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作为易方达基金公司的资深基金经理,他因其卓越的长期业绩、对高质量企业的深刻洞察以及管理千亿级基金规模的记录而广为人知,被广大投资者亲切地称为“坤哥”。张坤的投资生涯,特别是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后转型为易方达优质精选)等产品,深刻影响了中国一代基民的投资观念。他不仅是首位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金经理,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其投资哲学和公开言论,成为了普通投资者学习价值投资、理解长期主义的生动教材。

“坤哥”其人:从化学学霸到千亿顶流

张坤的履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并非金融科班出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后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是一位标准的“理科学霸”。这段看似与投资无关的学术背景,却可能塑造了他严谨的逻辑思维、探究事物本质的研究习惯。2008年,张坤加入易方达基金,从行业研究员起步,深入研究消费、零售等领域,并于2012年正式开启他的基金经理生涯。 他的声名鹊起之路,是一条典型的凭借业绩说话的价值之路。通过长期重仓并持有以贵州茅台五粮液腾讯控股等为代表的优质公司,张坤为其持有人创造了丰厚的回报。尤其在2019年至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中,其管理的基金净值大幅上涨,规模也随之飙升,一举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市场当之无愧的“顶流”。随之而来的,是“饭圈化”现象的出现——投资者们自称“ikun”(爱坤),在社交媒体上为其建立超话、摇旗呐喊,这种对基金经理的个人崇拜现象,在A股市场前所未有,也从侧面反映了张坤在投资者心中的巨大影响力。

解构“坤式”投资哲学

张坤的投资理念一脉相承,深受巴菲特查理·芒格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一套清晰、自洽的价值投资体系。他曾言:“我本质上是一个保守的投资人,我希望能买到的公司,是那种未来自由现金流非常好的公司。”

精选个股,长期持有

与许多追求行业轮动、交易频繁的基金经理不同,张坤的投资组合以高度集中极低换手率著称。他信奉“少即是多”,倾向于将资金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家他深度理解并长期看好的公司。

拥抱核心资产,下重注于“非卖品”

张坤的持仓具有鲜明的“核心资产”风格。他偏爱那些在各自行业内具有支配地位、能够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这些公司被他视为投资组合中的“非卖品”。 在他的投资世界里,消费和互联网是两大主战场。他认为,消费行业拥有天然的抗周期性和品牌黏性,而优质的互联网平台则掌握了巨大的用户流量和数据,具备强大的平台效应。无论是港股腾讯控股美团,还是A股的白酒龙头,都完美契合了他对“躺着都能赚钱”的优质生意的定义。这背后,是他对自己能力圈的清晰界定——只在自己能深刻理解的领域下重注。

淡化择时,关注企业内在价值

“我从来不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势,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张坤反复强调的观点。他是一位坚定的自下而上的选股者,其投资决策主要基于对单家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而非宏观经济或市场情绪的波动。 他认为,股票的短期价格波动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但长期来看,价格终将回归其内在价值。因此,投资者的工作核心应该是:

  1. 评估价值: 深入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理解其生意本质,并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内在价值区间。
  2. 耐心等待: 当市场因为恐慌或短视,导致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就出现了买入机会,即所谓的安全边际

这种对择时的淡化,让他能够穿越牛熊,避免在市场狂热时追高,在市场悲观时杀跌。

“爱坤”与“菜坤”:光环与争议

凡事皆有两面。当张坤被捧上神坛的同时,质疑和争议也随之而来。这也是每一位投资者理解投资复杂性的必修课。

规模的烦恼与“抱团”争议

千亿规模是荣誉,也是沉重的负担。当基金规模过于庞大时,基金经理的操作会受到诸多限制。

业绩的回撤与投资者的“信仰”考验

2021年春节后,随着市场风格的剧烈切换,张坤重仓的核心资产遭遇了大幅杀跌,其管理的基金也经历了上市以来最大的回撤。曾经高喊“坤哥永远的神”的投资者,开始戏称其为“菜坤”,质疑其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这场深度的回撤,恰恰是价值投资最真实的写照:

普通投资者能从张坤身上学到什么?

作为一本面向普通投资者的辞典,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张坤本人,更是他所代表的投资理念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

启示一: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而非追逐热点

不要盲目抄张坤的作业。他的持仓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的结果,是他认知范围内的最优解。普通投资者应该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能力圈,投资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业和公司。在你看不懂的地方,热点再多也与你无关。投资的本质,是在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资金为你的判断投票。

启示二:把“长期”二字刻在心里

张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长期”二字。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涨杀跌,将投资做成了投机。学着像个农夫一样,播下优质的种子(买入好公司),然后用时间去浇灌,耐心等待收获,而不是像个厨师一样,总想在锅里把菜炒来炒去。

启示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聚焦优质公司

在投资这场游戏中,选择一个好的赛道、一家好的公司,远比你努力地进行波段操作要重要得多。与其花大量时间去预测市场的涨跌,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阅读公司的年报,理解它的产品、竞争对手和未来前景。与伟大的公司同行,让优秀的企业家为你“打工”,是通往财富自由最稳妥的路径之一。

启示四:正确看待波动与回撤

连张坤这样的顶级高手都会面临超过40%的巨大回撤,普通投资者更应该对市场的波动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在下跌中恐慌,也不要在上涨中贪婪。理解波动是市场的常态,将回撤视为检验自己投资逻辑、甚至是加仓优质资产的机会,是投资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投资,终究是一场反人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