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制程 (Mature Process Technology),在半导体行业中,通常指技术节点在28纳米(nm)及以上的芯片制造工艺。它与代表着行业最前沿技术的先进制程(Advanced Process Technology)相对应。可以把它想象成厨艺界已经普及的家常菜菜谱,虽然不像米其林三星的分子料理那样惊艳,但技术完全公开、制作稳定、成本低廉,并且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用餐需求。因此,成熟制程并非“落后”或“过时”的代名词,而是支撑起我们现代数字生活的庞大基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明确、对性能要求“刚刚好”的芯片中。
很多人一听到“成熟”,就联想到“衰退”,这在半导体领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事实上,成熟制程是芯片世界的“无名英雄”,它的应用场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如果没有它,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便利都将不复存在。 想象一下这些场景:
这些芯片不需要像手机CPU那样拥有顶级的计算速度,它们追求的是可靠性、低功耗和成本效益——而这些恰恰是成熟制程的拿手好戏。
专注于成熟制程的芯片代工厂,其生产线和技术早已完成折旧,研发投入压力小。它们面对的是一个需求稳定甚至仍在增长的巨大市场。这使得这类公司往往能保持高产能利用率,产生稳定、可预测的经营现金流,成为典型的现金牛(Cash Cow)企业。稳定的现金流意味着公司有能力持续派发股息或进行回购,为股东创造回报。
开发一代新的先进制程,动辄需要上百亿美元的资本开支(Capital Expenditure),且伴随着巨大的技术研发风险。相比之下,成熟制程的设备和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扩产或维护的成本相对低廉得多。这种“轻装上阵”的模式,让公司经营风险更低,财务结构也更为稳健。
虽然智能手机、AI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从数量上看,全球出货的芯片中,绝大多数(超过70%)依然由成熟制程生产。“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更是为成熟制程带来了海量的增量需求。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构筑了极其坚实的需求基础,不易受到单一行业景气度剧烈波动的影响。
半导体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消费者可能会推迟购买最新的高端手机,导致先进制程需求疲软。但工业、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对成熟制程芯片的需求通常更为刚性,受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在行业低谷期,成熟制程业务能表现出一定的防御性资产特征,帮助公司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