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戴高乐

戴高乐 (Charles de Gaulle),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将军、政治家。在投资领域,戴高乐并非一位金融家或经济学家,但他独特的战略思维、坚定的独立意志和对国家长远未来的深刻洞察,为价值投资的信徒们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但极为深刻的思维模型。他的政治生涯仿佛一部宏大的“国家价值投资”史诗,其核心思想与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等投资大师的理念不谋而合。将戴高乐将军引入投资词典,旨在揭示一种超越数字和图表的投资智慧:即像一位伟大的战略家那样,看透短期迷雾,坚守内在价值,并以非凡的耐心等待价值的最终回归。

戴高乐与投资:一位“国家价值投资者”

如果我们将一个国家看作一家“公司”,那么戴高乐无疑是法国这家“公司”最杰出的“价值投资者”和CEO。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与价值投资高度契合的原则。

戴高乐主义的投资启示

将戴高乐的战略思想应用于个人投资,我们可以提炼出四条极具实践价值的启示。

启示一:坚守你的“能力圈”

戴高乐一生事业的核心,始终是“法兰西”。他对法国的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和国民性有着无人能及的深刻理解。他所有的决策,都建立在这个深厚的知识基础之上。他从不试图去指导一个他完全不了解的国家的内政。 这给投资者的启示是:永远不要超出你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 巴菲特曾说,投资的关键不在于你懂多少,而在于清晰地界定你不懂什么。

构建和坚守能力圈,就像戴高乐专注于法国的复兴一样,是做出高质量决策的基础。

启示二:利用“市场先生”的短视

格雷厄姆在他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中,描绘了一个经典的比喻——市场先生(Mr. Market)。他是一个情绪化的合伙人,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有时兴高采烈,报出离谱的高价;有时又极度沮丧,愿意以极低的价格把股份卖给你。 戴高乐面对的国际政治舞台,就像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市场先生”组成的市场。各国都可能因为短期的危机、国内的政治压力或媒体的煽动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戴高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不被这些“市场先生”的情绪所左右。

启示三:黄金,终极的“安全资产”?

这是戴高乐留给世界金融史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通行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理论上,各国央行可以随时按35美元/盎司的官价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 然而,戴高乐敏锐地察觉到,美国由于越南战争和国内福利开支,正在超发美元。他认为美元的内在价值正在被稀释,用他的话说,美国正在享受“嚣张的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用纸片换取全世界的真实财富。他对这种完全依赖美国信用的法定货币(Fiat Currency)体系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于是,他采取了惊人的行动:下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持有的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储备,大规模、持续地运往美国,要求兑换成黄金并用军舰运回巴黎。 这一釜底抽薪的举动,沉重打击了美元的信誉,并最终成为压垮布雷ton森林体系的稻草之一。1971年,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该体系宣告瓦解。戴高乐的远见得到了验证。

启示四:长期主义的非凡耐心

戴高乐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二战后,他曾因政治分歧而下野,隐居乡间长达12年之久。在这漫长的“熊市”里,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著书立说,冷静观察,等待时机。直到1958年阿尔及利亚危机爆发,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陷入崩溃边缘,国家才再次召唤他出山。 这种超乎常人的战略耐心,是价值投资者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结语:像戴高乐一样思考,像巴菲特一样投资

戴高乐将军从未写过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但他用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为我们展示了价值投资最深刻的智慧。他的思想提醒我们,成功的投资,最终不是关于预测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是关于:

  1. 深刻的认知:理解你所投资对象的真实价值。
  2. 坚定的意志:在众人皆醉时保持独立思考。
  3. 审慎的风险控制:永远为意外留足余地。
  4. 长远的眼光:将时间视为朋友而非敌人。

在你的投资旅程中,当市场喧嚣、内心摇摆不定时,不妨暂停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戴高乐是一位投资者,他此刻会怎么做?” 答案或许会让你瞬间豁然开朗——冷静地穿透噪音,忽略短期的市场报价,牢牢地抓住那真正不朽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