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盈余(Owner Earnings)是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其1986年致股东信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用以衡量一家公司真实的、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它并非财报上冷冰冰的净利润数字,而是指公司在维持其长期竞争地位和业务规模后,真正能为股东们(也就是所有者)自由支配的现金。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赚到的钱里,刨去为了“维持家业”必须再投进去的钱后,剩下的那部分真金白银。这个指标深刻地揭示了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造血”能力,是巴菲特评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标尺。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生意火爆的网红面馆。年底一盘账,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显示你赚了50万元,你可能正准备开香槟庆祝。但巴菲特会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提醒你:“等等,朋友!你那口煮了十年面的大锅是不是快散架了?后厨那个和面机是不是也该升级换代了?为了明年继续当网红,店面是不是得花钱重新装修一下?” 这些为了维持面馆正常运转和竞争力而必须投入的未来开销,在投资领域被称为“资本性支出”。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常常会低估甚至忽略这部分维持性的资本支出,因为它允许将一些非现金项目(如折旧与摊销)加回,使得利润看起来很美。然而,旧机器换新、旧店面翻新,这些都是需要花掉真金白银的。 所有者盈余的精髓就在于,它把这部分必要的“维修和保养费”给老老实实地扣掉了,它关注的是现金流,而不是会计利润。因此,它更能反映出你作为面馆老板,年底真正能揣进兜里、可以安心拿去买车买房的钱。
巴菲特给出了一个计算所有者盈余的经典公式,虽然其中部分项目需要投资者进行估算,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商业洞察训练。 所有者盈余 = (A) 报告净利润 + (B) 折旧、摊销及其他非现金费用 - (C) 为了维持企业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所必需的年均资本性支出额 - (D) 维持企业长期竞争地位所必需的额外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 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公式:
理解“所有者盈余”能为普通投资者带来极其宝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