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托马斯·库恩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 1922-1996),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史家与科学哲学家。他并非投资家,也从未写过关于股票市场的著作,但他在其惊世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转换”理论,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了知识体系演进的底层逻辑。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库恩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市场共识的形成与崩溃,识别大众的非理性狂热,并在被主流“范式”所抛弃的角落里,发现价值的黄金。他的理论提醒我们:市场中被奉为圭臬的“真理”,往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范式”,而真正的投资大师,正是那些敢于挑战范式、在“异例”中寻找真相的革命者。

谁是托马斯·库恩?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生活在中世纪的天文学家,你和你的同行们都坚信太阳、星星都围绕着地球旋转。这是你们的“范式”——一个共享的理论框架和世界观。你们每天的工作(库恩称之为“常规科学”)就是在 Ptolemaic system(托勒密体系)这个范式下,修补和完善行星轨道的数据,解决一些小的计算难题。然而,你们偶尔会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异例”,比如某颗行星的运行轨迹和理论预测总有那么一点点对不上。 起初,大家会忽略这些异例,或者给它打上各种补丁。但随着异例越积越多,旧的范式开始出现危机。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哥白尼的“革命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范式: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这个“日心说”石破天惊,它不是对旧范式的修补,而是彻底的颠覆。这个从旧范式到新范式的跃迁,就是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或“范式转换”。 托马斯·库恩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这个理论框架,完美地映射了金融市场的历史。

库恩的“范式转换”与投资世界

金融市场并非一个由冰冷数据驱动的理性机器,而是一个由人类信念、叙事和情绪构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着主导性的“范式”,它们深刻地影响着资产价格的潮起潮落。

市场的“范式”是什么?

市场的范式,就是特定时期内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接受的“投资圣经”或“时代故事”。它告诉人们应该买什么、为什么买,以及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

作为价值投资者的“异见者”

如果说主流市场是“常规科学”的信徒,那么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就是天生的“异见者”和“革命者”。 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投机猖獗的咆哮20年代,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新范式:股票不仅仅是可以交易的纸片,更是代表了对一家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他们倡导的基于内在价值安全边际的投资方法,就是对当时市场主流投机范式的“科学革命”。 他们的杰出追随者,如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更是将这种反范式思维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常年待在奥马哈,远离华尔街这个“常规科学”的大本营,就是为了避免被主流范式的噪音所干扰。他们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在寻找市场的“异例”:

库恩带给普通投资者的三大启示

库恩的理论不是晦涩的哲学空谈,它为我们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

启示一:警惕“范式”的陷阱,拥抱思想的独立性

当媒体、分析师和你的朋友都在异口同声地讲述同一个财富故事时(例如,“人工智能将改变一切,所有AI概念股都值得买入”),你很可能已经身处一个强大的范式之中。

启示二:在“异例”中寻找机会

市场的“异例”是价值投资的沃土。当现实与市场的主流叙事发生冲突时,机会就诞生了。

启示三:为“范式转换”做好准备,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

库恩告诉我们,范式转换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市场的历史就是一部泡沫破灭与风格切换的历史。

结语:像科学家一样投资

托马斯·库恩虽然从未踏足华尔街,但他为投资者描绘了一幅最深刻的市场地图。这张地图告诉我们,我们脚下坚实的“共识”大地,其实是由一块块会移动和碰撞的“范式”板块构成的。 一名平庸的投资者,就像一名“常规科学”的研究员,他们忙于在现行的市场范式下,用更复杂的模型去预测下一个季度的财报,追逐每一个热点。而一名卓越的投资者,则更像一位科学革命的先驱,他们不满足于在旧地图上寻找宝藏,他们致力于发现和绘制新大陆。他们保持着对主流范式的审慎怀疑,对市场的“异例”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并用严格的证据和理性的分析,构建自己独立而坚固的世界观。 因此,库恩给我们的最终启示是:停止做市场的“信徒”,开始做投资的“科学家”。建立假设,寻找证据,正视异例,并随时准备好推翻自己昨日的结论。这或许是一条更孤独、更艰难的路,但它也是通往长期、持续成功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