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抵押品

抵押品 (Collateral),又称“担保物”,是债务人(借款方)为了向债权人(贷款方)成功申请贷款而提供的一种资产保证。它就像借款人对贷款人立下的“军令状”:如果我(债务人)未来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即发生违约,那么你(债权人)有权依法没收并处置这件“抵押品”,用变卖它所得的钱来弥补你的损失。这种安排大大降低了贷款人的风险,因此,抵押品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从个人申请房贷、车贷,到企业获取发展资金,背后几乎都有抵押品的身影。

抵押品:银行的“定心丸”

想象一下你去一家古老的当铺,想用祖传的怀表换点急用钱。当铺老板仔细端详了怀表,估了个价,然后借给你一笔远低于怀表估值的钱。这块怀表,就是最原始形态的抵押品。在你赎回它之前,它给了当铺老板十足的底气。 在现代金融世界里,银行就是那家规模巨大的“当铺”,而抵押品就是银行的“定心丸”。它的核心作用是降低信用风险

什么样的资产能当“C位”抵押品?

并非所有资产都能成为受贷款人欢迎的优质抵押品。一件合格的抵押品,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特质,确保它在关键时刻能“靠得住”:

投资者的“显微镜”:如何看待抵押品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理解抵押品不仅是金融常识,更是分析企业风险的利器。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运用这面“显微镜”。

分析持有抵押贷款的公司(如银行)

当你投资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时,你需要关注其发放的贷款是由什么类型的抵押品来担保的。

分析以资产作抵押的公司(普通企业)

当你分析一家非金融类公司时,查阅其财务报表的附注,看看它用什么资产进行了抵押,能透露出很多信息。

大辞典的小贴士

抵押品本质上是一份风险缓释合同。它不仅是金融体系的润滑剂,更是投资者评估风险的透视镜。无论是审视放贷的银行,还是审视借款的企业,抵押品的质量、类型和覆盖率都提供了关于其财务健康状况和风险水平的宝贵线索。 看懂了抵押品,你就多了一双洞察企业真实风险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