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成本(Cost Basis),也常被称为股票成本或建仓成本,是指投资者买入一项资产(如股票、基金等)所花费的全部初始资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买入价格,还包括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相关费用,例如佣金、印花税等。它是衡量一笔投资是盈利还是亏损的基准线。当资产的当前市值高于持仓成本时,投资处于浮动盈利状态;反之,则处于浮动亏损状态。准确计算持仓成本是做出明智卖出决策和进行税务规划的关键第一步。
把持仓成本搞明白,就像打游戏知道了自己的“出生点”在哪,是后续一切操作的基础。它至少在三个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计算持仓成本并不复杂,就像一个购物记账的过程。我们分两种常见情况来看。
这是最简单的情况。你只需要把买股票的钱和手续费加在一起。 公式:总持仓成本 = 买入单价 x 股数 + 交易费用 举个栗子: 假设你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了100股“好公司”的股票,交易佣金付了5元。 那么你的总持仓成本就是:10元/股 x 100股 + 5元 = 1005元。 这时,你为每一股付出的平均持仓成本就是:1005元 / 100股 = 10.05元/股。 以后判断盈亏,就拿市场价和10.05元比较,而不是10元。
如果你看好一只股票,可能会在不同时间、不同价格多次买入,也就是“加仓”。这时,你的持仓成本就需要加权平均一下。 公式:新平均持仓成本 = (历次买入总金额 + 历次交易总费用) / 总持有股数 还是那个栗子: 过了一段时间,“好公司”股价涨到了12元,你觉得它未来发展更好,决定再买100股,这次的佣金同样是5元。 现在,你的持仓情况更新了:
你的总持仓成本 = 1005 + 1205 = 2210元。 你的总持有股数 = 100 + 100 = 200股。 那么,你现在的新平均持仓成本 = 2210元 / 200股 = 11.05元/股。 这个11.05元,就是你衡量这200股整体盈亏的最新基准。
对于价值投资的信徒来说,持仓成本是一个需要客观看待的数字,既不能忽视,更不能被它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