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按市价计值

按市价计值 (Mark-to-Market, MTM),又可称为“盯市会计”或“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想象一下,你昨天花100元买了一只股票,今天它涨到了105元。按市价计值,就是不管你买入价是多少,今天在你的账户里,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必须记为105元。简言之,它要求将资产负债的价值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而非其原始的账面价值(即购买成本)进行记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的交易账户和衍生品估值中,它像一面“实时”的镜子,反映出资产在特定时间点的即时价值。

“按市价计值”是一把什么样的尺子?

“按市价计值”这把尺子,量的不是资产的“过去”,而是它的“现在”。它的运作方式非常直观,核心就是“每日更新、每日结算”。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这种方法在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品市场中尤为重要,交易者每天都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来结算盈亏,如果账户亏损过大,就需要补缴资金,这也就是所谓的“追加保证金”。

天使与魔鬼的双重面孔

“按市价计值”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透明,也可能引发灾难。

天使面:真实与透明的镜子

按市价计值最大的优点在于透明度。它迫使公司(尤其是银行、券商和对冲基金)直面其投资组合的真实价值,无法将亏损的投资项目以原始成本藏在账本里“装睡”。这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避免问题滚雪球式地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魔鬼面:市场恐慌的放大器

然而,在极端情况下,它会变成魔鬼,加剧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给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理解“按市价计值”至关重要,它能让你更清醒地看待市场。

  1. 1. 不要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

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将市场描绘成一个情绪化的“市场先生”。“按市价计值”正是这位先生每天在你耳边的报价。他今天可能兴高采烈,给你一个高价;明天可能垂头丧气,给你一个低价。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利用他的报价,而不是被他的情绪所左右。股票的每日盯市价格,只是市场先生的出价,绝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

  1. 2. 价格是你的仆人,不是你的主人。

“按市价计值”提供的价格,是你进行决策的工具。当价格远低于你估算的内在价值时,它为你提供了绝佳的买入机会;当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时,它可能是你获利了结的信号。你的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对价格短期波动的恐惧或贪婪。

  1. 3. 警惕金融机构的“纸上富贵”。

在分析银行、保险等金融公司的财报时,要特别留意“按市价计值”带来的影响。它们报表上的巨额利润,可能只是源于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未实现收益”,而非来自核心业务的稳健现金流。这种利润可能在市场逆转时迅速蒸发。因此,你需要更深入地探究其盈利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按市价计值”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价值投资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本身的价值上,而不是其每日变化的价格标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