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的一个天才观察。它并非物理定律,更像一个对未来的“行业预言”: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主要是晶体管)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换句话说,你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其计算能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能以同样的价格翻倍。这个定律精确地描绘了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信息技术产业以惊人的指数级速度向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理解整个科技股投资的基石。
首先要明确,摩尔定律和牛顿定律可不一样。它不是一个被证明的自然法则,而是一个对半导体行业发展速度的观察和预测。但这个预测实在太准了,以至于它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整个科技行业,从芯片设计公司到设备制造商,再到软件开发商,都把摩る定律当作一个必须达成的目标。大家心照不宣地按照这个节奏来规划自己的研发、生产和资本支出。这种全行业的协同努力,使得整个信息技术领域呈现出一种近乎魔法般的滚雪球效应,不断地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从而催生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乃至今天的人工智能革命。
对于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摩尔定律不是一串技术参数,而是一个能够洞察产业变迁、识别企业竞争力的强大分析工具。
摩尔定律的核心是成本的持续降低和性能的指数级提升。这为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半导体行业的护城河变得既深又宽。
因此,一家公司在多大程度上能跟上甚至引领摩尔定律的节奏,是判断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摩尔定律已死”或“摩尔定律正在放缓”的声音。这并非空穴来风。随着晶体管的尺寸逼近物理极限,要延续过去的“翻倍”速度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也越来越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进步的终结,而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行业正从“硬上尺度”转向“巧思创新”:
这种转变,对投资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点需要从“谁的晶体管更小”,转移到“谁的架构更优、谁的方案更具效率”。
作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你可以从摩尔定律中获得以下几点启示: